有朋友问我敦煌好玩吗,在没有详细了解查阅敦煌相关资讯和攻略的情况下,我便对朋友说,大部分是戈壁和沙漠,可能你不喜欢。但紧接着朋友就说,那是个艰苦而乏味的地方,你去那是不是有病呀?
当真如此么?对于一个即将参加敦煌77公里徒步游学活动的我来说,也许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意义而不会觉得乏味。
但假如普通游客或朋友来到敦煌应该玩味些什么呢?还有参加活动的战友对这个地方的文化魅力到底了解多少呢?或者说假如有一天参加完穿越敦煌特色游学活动的007战友,故地重游,我们应该来追寻些什么呢?
那我们再来聊聊敦煌把,早在汉唐时期,它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多元文化交融而成的神奇土地。起初对于它的印象来自于小学课本里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dh-yj.jpg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意。敦煌古称“三危”。《都司志》载:“三危为沙州望山,俗名羿雨山,在县城东南三十公里。三危耸峙,如危卵欲坠。故云。” 至今敦煌市城东南有三个巍峨奇特的山峰,就是古代的三危。
现敦煌市隶属酒泉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沙州镇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敦煌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刚刚看完一段关于敦煌的宣传片,我看见的是无垠的沙漠似海一般,而骆驼上的旅人如一叶扁舟,莫高窟等名胜就像大海里的绿岛,供人栖息繁衍,相较大漠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感叹的是就这样一篇荒芜之地,却诞生了这个世界上最灿烂的敦煌文化,让人不禁想去触摸一下这段厚重的历史。
我想当我们穿梭在这一片沙漠之海,心境也许会像这片土地一般苍茫辽远,任何难事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古今多少事,征战、取经、文物流失、壁画保护、等历史都已尘埃落定于这一片黄沙之内。如今我们唯有踏进这片土地去挖掘去追寻这些往事,才能真切的感受到这片土地的脉搏。
地图.jpg
往事一:明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元封三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得到消息说楼来国劫掠汉朝使节,顿时就怒了:连匈奴都不敢跟我蹦跶了,你一个小小的楼来也敢撩拨我!这时的卫青已垂垂老矣,霍去病已在多年前逝去。武帝发现,自己手中的牌只有赵破奴了。这一年,赵破奴领命出征,率七百骑破姑师、灭楼来,以兵威震慑乌孙、大宛,俘楼来王献于武帝前,受封浞野侯。这就是:明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往事二:西游记之敦煌
据《大唐西域记》记载,高僧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路过瓜州,讲经说法半月有余,在此得到瓜州刺史李昌等礼遇资助,但其实玄奘法师是偷渡过境的...
途中经过第一峰,他怕看守的人发现,就隐伏在沙沟里,一直等到天黑。到烽西看见了水,玄奘就下去饮水,不料刚想取出皮囊盛水,忽然有一箭飞来,擦膝而过。正在惊骇间,又是一箭飞来。他知道已被发现,就大声喊:“我是从京城来的和尚,请你不要射我!”说完便牵马走向烽火台。烽上的守兵见他过来了,就停止了射箭,开门出来,领他去见校尉王祥。王祥命人点火照明,看玄奘的样子不像是本地的僧人,就问玄奘此行的目的。当他说明经过后,王祥说:“此去艰难遥远,恐怕师父难以抵达目的地。”但玄奘意志坚定,不为所动。于是王祥又说:“我不能帮助你偷渡出境,但弟子是敦煌人,你不如到敦煌跟张皎法师学习,他德才兼备,对贤能有德的人最为尊敬,看到你,他一定会喜欢的。”玄奘当即表示,就是使用刑罚也不东移一步,即使死在途中,也心甘情愿。王祥大为感动,表示不再难为玄奘,留玄奘住了一宿。果然,第二天饭后,王祥派人给玄奘准备好水和干粮,并亲送了十余里。就这样,经历了艰难险阻,玄奘终于走出了大沙漠,到了伊吾国(今新疆哈密)
往事三:王道士的罪与冤
王道士最早发现了莫高窟,但又遭世人痛恨,骂他盗卖国家珍贵敦煌文物给外国人。但王道士7年间曾一次又一次“上访”,申请国家接管莫高窟,赶快把他发现的藏经洞中的珍贵文物都运走,收到国库中,他甚至给朝廷、给慈禧上书述情,但这一切都如泥牛入海,从上到下没一个人搭理他。而今这些珍贵的文物、经典现在几乎都在其所在国的国家级图书馆、博物馆中,均得到了极为妥善的珍藏和保管,包括对损坏和残缺的都进行了修补和维护。这些经王道士手流失海外的文物,我们到现在都可以看到。但让人心碎和羞愧的是,王道士留在国内的一万多件藏经阁中的文物,几经挫折,几经风雨,几经战乱,几经破坏,许多支离破碎,体无完肤,惨不忍睹。
敦煌在中国,但敦煌学在国外。有话道:“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往事四:敦煌莫高窟守护神
1908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花500两银子从莫高窟带走了6000多件精挑细选的文物,回国后他出版了六卷《敦煌石窟》图录,他的研究震惊世界。更改变了一个中国青年的命运。他叫常书鸿,留法画家,1935年他在巴黎一个旧书摊上发现了要不《敦煌石窟》图录。敦煌壁画构图气势雄伟,人物刻画生动有力,甚至比野兽派还要奔放,他被深深吸引,震撼又惭愧祖国有如此灿烂的文化艺术,自己是舍近求远啊。他毅然抛开在法国取得的艺术成就,举家回国。
1943年他带着一帮年轻人在敦煌建立敦煌研究所。为艺术而来但第一关却是生存,冬天要凿冰化水,吃饭要自己磨面,每天至少磨80斤才不至于挨饿,同时还要清理流沙,加固涯体,调查石窟。
另一个任务是临摹石窟里的壁画,很多画破损严重,甚至每天有新的损毁。在没有任何修护手段的情况下,他们唯有把画临摹下来。每个窟敦煌的画家要画三到五年,从最初临摹到逐渐深入的艺术文化研究再到数字化展示,经几代敦煌人合力,终于把一座重换光彩的艺术宝库捧到了世人面前。
敦煌壁画中有一副著名的“舍身饲虎”,常书鸿日记曾经写道:萨埵太子可以舍身饲虎,我为什么不可以舍弃一切侍奉艺术呢。而今莫高窟对面的山坡上是常书鸿、段文杰等几十位老先生的墓地,他们将一生奉献给了敦煌,但即便死后,他们的守望依然深情,化身敦煌的守护神... ...
最后我要说敦煌因开放交融而盛,因闭关锁国而衰,现在因为国家强大再次自信起来,作为007社群,大家追梦的目的地,难道它不够格么?
文末我想再次不要脸的跟你说,支持我去追梦吧,我现在迫切需要你的信任和支持!
网址:
https://wechat.buchuju.net/#/crowd/detail/2c91267a62aba3d60162ad20324c11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