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后消费时代?
工业化带来消费时代的必然来临,而消费时代的终结源于消费者(人群)对毫无新鲜感的消费活动(既包括物质消费,也包括对精神产品的消费)的厌倦,以及由于消费过度侵入人的本体导致人本性的迷失及异化。
后消费时代此时来临。对消费这一活动的解救,一方面来自消费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使产品更新速度不滞后于人生理心理需求及其预期(这一过程的理想状态是达到二者同步);另一方面则有赖于消费行为逐渐解体过程中,已习惯于消费活动的人群的自我心理建设,这些包括:对幸福的认知 (人的幸福感与物质拥有及利用本身并不直接成正比关系,而更多地依赖于欲望与所得、身与心、内与外的相对平衡)、对自我与世界的认识(如更加偏重人的动物性而非社会性,正视他人与世界相对于自我存在的陌生与疏离关系,即人类关系较之更为本质的生存本身其实被赋予了过多意义)。
后消费时代呼吁更智能化、人性化的产品, 更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而真接的商业交流模式,并且脱离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观。后消费时代的美好之处在于:减轻了人被物质异化的可能,愈加看重人的本体并借助社会化力量给予支撑,同时避免过度消费的负面效应,如环境污染、消费带给人的体力智力负担、对于金钱的过度依赖与无尽追求所带来的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偏差甚至是扭曲与丧失等等。
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是人与自然、与自身创造物达成平等的和谐,也势必不会再存在类似机器人毁灭人类这种恐惧的想象。(究其所以然,人类智能不过是赋予无机物质一些有机的人性与生命特性罢了。)
后消费主义时代的几个特点:
1、是从物质到“我”的消费。
物质欲望开启减弱,“意识”欲望崛起,消费更趋向于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相关联。
2、消费抉择变谨慎
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好成熟,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不断在缩短,消费者对产品和商业信息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消费者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部分消费者已对营销手段和方法十分了解。
3、关键参数,从“材质”“技术”“功能”等物理性参数变成“价值”“标签”“文化”“颜值”“创意”等社会意识形态参数。
4、从生理需求(功能)、安全需求(品质)消费到社交需求(场景)、尊重需求(炫耀)、自我实现需求(个性化)。
二、品牌方向在哪里?
1、后消费主义时代,品牌已不再是区区的一个标识,用以区分不同产品的差异,而是成为一种能触发受众心理活动的商品标识,也只有那些能触发受众心理活动的标识,才能真正地称为“品牌”。

①品牌传递价值观
②品牌融入消费者生活。带给消费者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③品牌要有“人设”和消费者构建关系
④品牌赋予消费者个性标签️️️️
……
2、品牌传播途径
①自媒体矩阵化,构建品牌
②传统电商,店群架构
③线下门店,千城万店支撑
3、如何保持品牌与用户关系的可持续性?
①创新、创意、用户互动
②社群运营
③无边界协作,让用户参与创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