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是见过二囍的,在2014年8月16日。
日期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记不清某件事的时候,只要翻一翻就会很容易记起来。
那时我大四,在广州的一家广告公司实习,每天很累,可怜巴巴的拿1800的实习工资。虽然只过了一年多,但那时候的心态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当时只觉得走出校园的世界广阔又新奇,小心翼翼又满怀憧憬和热情。
周末无事,就和sunny想着找家书店看看书消磨下时间。两个人都是刚睡醒邋邋遢遢的样子,我简单套个黑T和短牛仔裤,素面朝天,头发也乱乱糟糟甚至还有些出油,脚下是双平底的夹脚凉鞋。
当时去的就是二囍的1200bookshop体育东路店,顺着木质的楼梯走上去,略显狭窄的空间里密密麻麻的都是书,还有人。我们点了份茶、挑了几本书后坐在靠墙窗边的位置。看到一半的时候有人拍了下我的肩膀,说能麻烦能坐过去一点吗?我往旁边挪了挪,然后他搬了个凳子,踩上去后伸手用抹布擦了几遍书架,再一本一本往上放书。
他30来岁的样子,当时好像是扎了个小辫子,瘦瘦的,脸上没太多表情。我当时心想,这应该就是店主了。
1
二囍较为人熟知的身份应该是不打烊书店1200bookshop创办人,和第一位徒步台湾的大陆人,网上也有许多相关的访谈,但我们今天要聊的,是他的“囍仓”。
旅游时不难发现,国外许多人都有在二手店淘东西的习惯,我相信这并非全为考虑价格才舍新取旧,除了少数人有特殊收藏的目的,更多人是带着浓郁的怀旧情趣,去看待那一堆旧杂物。
二囍也是这样一个钟情旧物的人,他说旧物于他的意义在于,“我很多记忆被这些物件唤起,立马变得鲜活起来,它们承载了曾经的时光。如果不是它们依旧存在,有些事情可能再也不会清晰起来。”
我想一个念旧的人,往往比逐新者更注重情义。因为只有旧物能为时间作证,让我们在几近空虚的记忆里试着列举某些破绽。它值得信赖,因为使用率已降至最低,不必再为前途和利益说谎,它们自愿剥除所有外在装饰,暴露多年隐瞒下来的真实内层。
而二囍多年来养成的“捡破烂”的习惯,也为现在的“囍仓”提供了许多绝佳素材,就譬如:
▼母校“华南工学院”丢弃的桌椅设施
▼大理旅行时白族名宅老屋的旧家具
▼老社区一些老人家门外低价购得的半淘汰品
▼赶在老屋被拆除前,从恩宁路带回来的旧物
▼用尽光缆后,工人遗留在路边的,被二囍推了回来
▼在即将被夷为平地的工地,抢救了一个被遗弃的木柜
▼在街边的垃圾堆旁捡到这种木箱,是常有的事
2
关于旧物的用途,二囍也有自己的看法。作为一个建筑师,一个开咖啡馆开书店的人,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物,倘若稍加改造,则具备了新的生命力。就譬如:
▼捡来的一个摇摇欲坠的木床,加固后,可以这样用
▼被淘汰的木箱,可以用作物品的展台
▼把旧木梯的放平后,台阶的斜度刚好可以用来展示图书
▼旧窗户可以用来做成一整面墙,或者装饰点缀
▼旧门板可以用作桌面,也可以用做隔断,或者背景墙
▼这个也可以作为图书的展台,下面的花盆是在垃圾堆里捡来的,春节后很多过气的花草被丢弃
▼旧课桌直接放在书店作为阅读桌
▼旧抽屉的玩法就太多了
▼木材的边角料,也可以玩出很多花样
3
当租用的仓库已经容纳不下收集而来的旧物时,二囍找到了一块废弃的停车场,说服业主后,经过四个月的埋头苦干,这片曾经荒芜的变成了一个以艺术设计为主体的小书店。
4
现在的囍仓已经完全脱胎换骨,这个500平方米的空间,充满着各种有趣的可能。
▼当然第一它是一个书店
▼音乐和电影是不可缺少的,拉开红色的布帘就是电影的幕布,合上后,红色的就是音乐的幕布,二囍为此花重金升级了音响设备。
▼还会有书店常规的沙龙或分享会和展览
▼设置了一块类似大学自修室的区域,在里面会开设一系列的艺术课程,譬如,扎染、绘画、花艺、调酒、咖啡,或者按摩,理发?
▼单独咖啡区,在这里你可以呼朋引伴来谈天说地
5
“囍仓”就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理想空间,这里的每个细节都有故事。
所以谁又说情怀没有出口,文艺不能当饭吃呢?
我想如果足够专注和纯粹,应该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