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儿子四岁。
朋友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时间就被儿子拉去文具店,要买玩具。
刚开始朋友还不以为然,很享受儿子买好玩具时开心的感觉。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了三个礼拜,玩具店的玩具几乎各种样式买了一遍,家里的收纳盒都放不下。儿子每天见到妈妈第一件事,仍然是要求出去买玩具。
朋友尝试着拒绝,可是每次拒绝伴随的都是孩子的嚎啕大哭,直到妈妈妥协为止。
朋友很困惑,向我求解。我问她:“你已经发现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了,为什么早一点不去拒绝和阻止呢?”
朋友说她想让孩子快乐,她觉得让孩子快乐就去满足他所有的想法和要求。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地改善和提高。很多家长都抱持着“富养孩子”的观念,孩子只要提出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想方设法去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无视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
对不正确行为上的纵容很容易导致糟糕的后果:孩子会在物质方面无限制地需求,见什么要什么,不给就发脾气,而买回来却根本就不用。
父母们也很委屈:你要什么我给什么!这难道不是关心吗?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生活中很多家长注重孩子的物质需要,却忽略了孩子的内在心理需要。
每一个物质需求的背后,都有一个无形的内在心理需求。物质需求往往代表着内在需要被关注的感受。
当孩子不断要买这买那时,他其实在问:“你到底爱不爱我?是不是真的愿意关注我的需要和想法?”
如果不清楚这一点,父母就会忽略孩子的心理,而仅仅强调物质方面的补偿作用。很有可能让孩子在将来沦为物欲和金钱的奴隶。
而且如果只是对孩子提供物质支持,缺乏关注和引导,孩子会产生无助感,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孩子需要成人经验的分享和引导。
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圣诞节的喜马拉雅山
一个外国老教授,出生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父亲虽是高级知识分子,因为事业破产(pochan)也只能做粗工,夏天铺路,冬天铲雪。
有一年圣诞节,他早早醒来,兴奋地跑下楼去摸挂在壁炉上的圣诞袜,却只摸到一块糖果,他感到非常地失望,放声大哭。
父亲把他拉到一边,告诉他为什么没有礼物,因为父亲把买玩具的钱送给更加需要钱去买食物的人了,然后告诉他真正的礼物在后院。
他开门出去一看,后院有一个10米高的雪山。父亲一夜未眠,用铲雪车把清扫道路铲来的雪统统堆在后院,为他造了一座“喜马拉雅山”。这个礼物令他惊喜万分,让他成为全村孩子最羡慕的对象。
这个圣诞礼物让他永生不忘,到60岁那年依然记忆深刻。
他的父亲一生穷困,未能给他留下任何钱财,他必须半工半读才完成大学学业。但在他心目中,父亲因为正直,高贵,有爱心。给他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他一直说:“内在的人格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好的遗产”。
著名情商教育专家张怡筠博士曾在一条微博上谈到父母亲存在的意义时,她的回答触动了很多网友。这条微博在很短的时间就达到1787万的阅读量和2.2万次的转发。
一个人真正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不是来自外界的物质,而是来自自我内在的满足和认知。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知晓这个道理,积极去引导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引导孩子去看到金钱以外的快乐。让孩子体会,快乐不仅限于外在物质,它是能够由内在自然生成的。
这种不依赖,不受限外在物质的快乐,将成为孩子取之不尽的自由和快乐的源泉,也是孩子真正自信的源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