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动乱开始于瘟疫,正是瘟疫促生了张角太平道的诞生,引发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大混战。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描绘了东汉末年瘟疫的可怕,张仲景一族原本有二百多人,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死亡人多已经超过了140人,其中有110多人死于瘟疫。
曹植在《说疫气》中如此描绘东汉末年的瘟疫:“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东汉末年的瘟疫并不是一时的,而是持续时间长达数十年的一场大规模的瘟疫,且在中间有连续多次大规模爆发,因为战乱,瘟疫从北方被带到南方,死亡人数急剧攀升。在我们所熟悉的历史人物中,甘宁、吕蒙、曹冲、张辽、刘琦等全部死于瘟疫,曹丕曾感叹说:“昔年疾疫,亲故多受其灾。疫疠多起,士人掉落。”旱灾和蝗灾引发了东汉末年大规模的饥荒。“蝗虫起,百姓大饿,人相食啖,白骨委积”。
在东汉末年,饥荒伴随着军阀混战,为了解决粮食的问题,军阀走向吃人的道路,曹操的将领王忠为了解决部队饥荒的问题,开始吃人,后来出现专门吃人的盗匪,他们为了活命不得不去吃人。
曹操人肉干粮
《魏晋世语》记载:“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
刘备军队吃人
《英雄记》记载:“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欲还小沛,遂使吏请降布。”
袁绍在河北开始吃桑叶,袁术在淮南开始吃蚌蛤,曹操在兖州开始吃人,连这些军阀们都不得不以别的物品代替粮食,那个时候的饥荒已经到了极其悲惨的地步。
军阀混战及瘟疫是造成东汉末年人口锐减的最重要的原因,大约有2000万人直接或者间接死于战火,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死于屠城。
而自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到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36年的时间,中国大地上就上演了无数场战争,几乎每天都在打仗:
184年:长社之战,黄巾军大将波才对战东汉名将皇甫嵩,波才战败,伤亡近10万;
184年: 广宗之战,黄巾军大将张梁对战东汉名将皇甫嵩,张梁战死,死亡8万人;
184年:下曲阳之战,黄巾军大将张宝对战东汉名将皇莆嵩,张宝战死,死亡近10万;
191年到208年: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武阳之战灭黑山,兖州之战对吕布,定陶之战杀吕布,穰城之战战张绣,徐州之战伐刘备,白马之战斩颜良,官渡之战败袁绍,白狼山之战平乌桓,用曹操自己的话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
195年到199年,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击败刘繇,消灭严白虎,会战王朗,大小数十战。
208年:赤壁之战,曹操对战孙刘联军,孙刘胜,曹操手下战死、病亡十几万;
208年:林历山之战,贺齐对战陈仆、祖山,贺齐胜,斩杀万人;
211年,渭南之战,曹操对战韩遂、马超,曹操胜,斩杀万人;
211年到217年,刘备入蜀对战张鲁,平益州对战刘璋,攻汉中对战曹操。
219年:襄樊之战,关羽对战曹、孙,曹、孙胜,关羽损失数万人。
史载: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人口损失殆尽,文明在历史进程受到无尽摧残。曹操为此在《蒿里行》中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
![](https://img.haomeiwen.com/i27992740/414f1cb516f4477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