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董卓进京,废少帝立献帝;关东诸侯兴兵讨董,引发全国范围内大动乱。烽火连天、军阀混战,国家机器失控,社会秩序溃乱。战争的关键因素是人马和粮草。人马的组成情况是:董卓统帅的凉州军队和他兼并的并州军队、洛阳周边的中央军;关东联盟各割据诸侯控制下的、以非户籍人口的依附豪门大户的部曲家丁和户籍人口的良民为主组成的地方武装力量;西凉边疆的羌胡叛军;各地的黄巾军余部。
粮草的补给呢?开始时,董卓的人马在其控制的京畿地区靠朝廷库存和抢掠大户尚可维持;关东军阀各部依靠各地的士族豪门支持,皆可民间解决;无依无靠的羌胡叛军和黄巾军就只能靠流窜、抢掠,解决温饱了。但是各方力量都难有一个长远的战略准备,后勤补给都维持不了一年。于是,军队也来抢了,与民争食,“饥则寇掠,饱则弃余”。民只能跟民争食,为了活命,互相残杀,“人相食”。
能活下来的老百姓四处逃难,十室九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田无常主,民无常居”。
竭泽而渔的破坏性做法,加上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和瘟疫,造成了空前的民族灾难。中华民族历史上人口锐减最严重的时期,就是汉末三国时期。
史料记载,东汉恒帝时期,公元156年,全国户籍人口约有5648万人,当然这没包括一些隐瞒了户籍的豪门大户控制下的依附人口。到公元265年,曹魏灭蜀时人口只有约440万人了,加上蜀国94万人,再加上东吴的人口约240万人,全国人口约有户籍人口774万人。无户籍的人口还有多少人?无法统计,但加上无户籍的人口,全国人口总数估计不会超过1000万人。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中国,人口上升到1616万人。
汉末三国的历史中,史料记载的战乱最频繁、死人最多的时期,又是在公元189年至220年间,即汉献帝时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就全史(指中国全部历史)而言,户口莫少于是时。大体当盛汉南阳、汝南两郡之数。三国晚季如此,其大乱方炽时可想。”
粮食问题是每一个军阀都无法逃避的困局。传说中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只是供后人茶余饭后的笑谈,真实的情况可是残酷的多。史料中就有真实的记载,曹操的军队也屠过城、杀过俘虏。二打徐州时,曹操屠城十余座,“凡杀男女数十万,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官渡大战后,曹操一次杀俘七万多人。就这样省下的粮食还不够吃,曹操自己的军队也有过吃人的记录。
在这朝不保夕的恶劣生存环境下,靠儒家信仰来维系人性良心,就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了。为了生存,人都可以吃人了,还有什么手段可以计较?如此恶性循环,炎黄子孙面临着亡种、中华文明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了。
曹操虽然懂得“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的道理,但苦于无计可施。曹操刚奉迎汉献帝定居许都那年,即公元196年,率军平定了汝南、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招降了大批黄巾军,并缴获了大批耕牛、农具。有个早几年在陈留郡首倡义兵时就追随曹操打拼的人,从黄巾农民军亦战亦耕、兵农合一的特色中受到了启发,这人叫枣祗。枣祗当年在兖州东阿任县令时,就致力于劝课农桑、积谷屯粮,对发展农业一直颇有心得。枣祗第一个提出了“屯田”的方案:将无主土地收归国有,国家招募流民,按五十人为一屯组织起来,定点安置,政府提供土地、种子、农具、耕牛等,百姓收获的农作物,与政府按一定比例分成,使用政府耕牛的,政府与农户六四分成;不用政府耕牛的,双方平分。
曹操力排众议,完全采纳了枣祗的建议,并立即在许都周边进行“民屯”试点,当年就得谷百万斛。第二年各州郡县全面推行,每年可征收粮食数千万斛,各地的粮仓堆得满满的。“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如果种稻子,当时的生产条件下,亩产在3石谷左右,约合5.76斛。收获一千万斛稻谷,大约需要174万亩田地。据史书记载,曹操最初推行屯田时,还种植了一种草本植物——稗子。稗子耐水旱,易生长,灾年时磨成面可代主粮,胜过高粱米;丰年时可做马、牛、家禽的饲料,还可酿酒。更重要的是,稗子产量高,亩产可到二十斛。如果种稗子,收获一千斛稗谷,大约需要50万亩田地。
假如一个屯民平均按可种40亩田估算,大约需要43500人,可收稻谷一千万斛;大约需要12500人,可收稗谷一千万斛。
政府每年可以从屯田中征收到数千万斛粮食,其军事意义不言而喻了;那么另外也会有数千万斛粮食分成给了屯民,一年中实际生产收获的粮食就接近或超过亿斛。如此算来,动用的劳动力就是数以十万人计了。按平均一家五口人有两个劳动力来简单估算,分成给屯民的数千万斛粮食可以救活的老百姓,就数以百万人计了。
我们再换另一种思路来推演。假设一个屯民家庭,两个劳动力养活五口人,耕种80亩地,稻子、稗子各占一半。
稻谷的平均出米率约50%,折合亩产稻米约2.88斛;稗子的平均出米率约35%,折合亩产稗米约7斛。粮食去壳后米的年总产量将近400斛,上缴政府后留得将近200斛米养家糊口。
再假设五口之家中,一人一年的平均口粮为20斛米,已知谷子容重为770千克/立方米,1斛约20.42公升,1立方米=1000公升;所以,20斛米的重量:20*(770*20.42/1000),约为314.468千克;分解到每天是:314.468/365,约为0.86千克。而粳米的热量值为3480大卡/千克,稗米热量值也近似于粳米。
那么,一个屯民家庭成员平均每天得到热量0.86*3480,约为2993大卡。而一个人每天正常需要热量2000-3200大卡,因此,五口之家吃饱肚子,只需分成口粮的一半不到。
由于此时严重通货膨胀,五铢钱已然失去流通作用,剩余的粮食可作为硬通货去易货其它生活必需品,如盐、布等;或改善生活质量,节日、祭祀加点好菜之类的。
剩余口粮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饥荒之年接济亲朋好友,又能多救几条人命。
推行屯田初见成效之时,曹操扶持的东汉朝廷中央只控制着豫州、兖州和部分司隶郡县,就吸引、安置了上百万的流动人口,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随着军事上的不断胜利,曹操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直至控制整个北方(即东汉十三州中的九个州),屯田的规模、范围也不断扩大,养活的老百姓人数也不断增加。
三国形成后,刘备、诸葛亮、孙权也有样学样,分别在蜀汉、东吴施行屯田;曹魏的权臣司马懿,重用从民屯屯民成长起来的邓艾,更是把“军屯”和“水利应用”发展到了极致。
从政治意义、军事意义上看,屯田的出现,带给曹操得以征伐四方、成就霸业的重要经济基础;但客观上,又结束了数百万老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
战乱幸存下来的数百万炎黄子孙,作为宝贵的种子,又使得中华民族继续繁衍生息、中华文明继续薪火传承。这应该看作是曹操屯田带来的深远历史意义。
网友评论
另外,人类历史上,人口锐减,之后都是疯狂猛涨,比较解放前后就是如此。
此外,就是三国时候战乱频繁,所以文化遗留很少(哪些将军什么的就不要拿出来了),后来晋来了,稍稍好了点,不过是读书人知道“学而优则仕”,就是“仕途”不长久。南北朝更是更迭加快。
其实,那时候曹操就为自己定位好了“文王”,所以,其实他预感到了魏的胜利统一,不过只是下面的人也会捡样,自此,汉唐之间几百年军阀混战,哈哈哈。
其实,人口减少,追根究底,人祸还是。
不晓得是不是(2012)也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