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帮助者,而不是管理者
“帮助者”和“管理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以谁为中心”。
“帮助者”是以孩子为中心,由父母来帮助孩子,鼓励孩子学会克服困难,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从而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成为最好的自己。
“管理者”是以家长为中心,以家长的意愿部署孩子的人生——让孩子以家长的目标为目标、以家长的喜好为喜好,从而完成家长想要孩子完成的任务,帮助家长获得靠他们自身力量无法实现的人生价值。
以“管理者”自居的家长,总想操控孩子的人生。在他们的内心,孩子是家长人生计划的执行者,只有听命行事的责任,并无自作主张的权利。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穿衣风格、吃饭口味都会毫不客气地指指点点;孩子长大以后,他们对孩子学什么专业、找什么对象、干什么工作、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都要管一管。
一次父母课堂上,有位80后女学员分享道:“我妈就是这样死死管了我三十年,我感觉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活过,我一直是她的一个木偶。现在,我的工作婚姻都出了问题,可我一点经验都没有,我不想让我妈再插手,但我也没能力自己处理,所以,特别沮丧挫败,感觉自己毫无价值。”
听着真让人难过啊!
做父母的,如果一直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充当孩子人生的“管理者”,满足了居高临下的管理快感,却错失了让孩子成长和犯错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定会在现实中经受更多的磨砺、挫折,甚至会丧失做自己的勇气,没有存在感、没有价值感,一辈子活在父母的手心里,委屈、窝憋,不敢反抗。
要想成为孩子的“帮助者”,就要学会以孩子的所思所想为中心,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和观点。试着用这样的口气和孩子展开对话:“孩子,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爸爸妈妈愿意尽可能地帮助你。”以“帮助者”的姿态和孩子聊聊他/她的一切,包括学业志向、爱情向往、人生规划。相信我,你一定会听到不一样的答案,不管它们是否符合你的设想,都给予尊重。这才是一个“帮助者”应有的姿态。
第四,是分享者,而非评判者
常常有家长说,他们的孩子上初中开始就不爱和他们说话了。家长想关心孩子,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事情,孩子总是会用这几个字来打发他们——“嗯,还行,凑合”。
对此,家长抱怨说,孩子一回家就躲进自己屋里,不到吃饭的时候不出来,吃饭的时候也是低着头不说话。这让家长们既觉得伤心,又有点害怕。伤心的是,孩子不愿意和他们亲近了;害怕的是,和孩子越来越疏远,对孩子的情况会变得一无所知。
首先,和父母的适度疏远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成长现象。对此,不必大惊小怪。但是,家长也需要及时进行自我反省——是不是一直在扮演“评判者”角色,导致孩子不愿意搭理自己了?不用问孩子,问问自己,我们这些成年人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聊天呢?
我们喜欢这样的人:与我们有共同的兴趣、乐于分享,喜欢听我们说话、不会瞎提意见、不会胡乱评判。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是什么样的呢?对孩子的兴趣要么一无所知,要么无比轻视,和孩子交谈只有一个话题:成绩,成绩,成绩!从来不愿意听孩子分享感受,动不动就批评、论断孩子,还特爱给孩子提意见,总想显得自己比孩子懂得更多、道德水准更高。
试想,如果家长以这样的面目出现在成人世界,谁会和你交朋友啊!
唯独在孩子面前,我们不愿当一个平等的“分享者”,想成为一个居高临下的“评判者”。面对孩子,我们总觉得:“我是你爹你妈,当然有权力评判你!”
这样的角色错位自然会让孩子远离、逃避,谁想和一个动不动就教训指责人,还特爱讲大道理的人多说话呢?
成为一个好的“分享者”并不容易,既要有耐心倾听对方的感受,做到无分别心地接纳;也要有敞开心扉的勇气,告诉孩子你的真情实感,敢于让孩子知道你崎岖坎坷的心路历程。要真诚地与孩子交流,像面对知心朋友那样,跟孩子分享你自己从失败和挫折中学到的人生功课。
只有内心强大的家长才愿意成为和孩子平等的“分享者”,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已经与自己和解,内心那个批判的声音不再搅扰我们,对于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切才有接受的胸怀。因为,你对孩子的种种不满,其实是你不满意自己的折射。
父母的人生定位,从“施恩者”“教育者”“管理者”和“评判者”,转变为“感恩者”“陪伴者”“帮助者”和“分享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我们在转变的漫长过程中,既会有灵光乍现的顿悟和醍醐灌顶的开窍,也会有反反复复的思索和一不留神的倒退。但是,只要把这个人生角色的转向当作目标,并且深信这样的改变对于孩子、对于身为父母的我们,都将意义非凡,我们定将迈向崭新美好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