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人不对事”与“对事不对人”到底哪个更能解决问题。
先来看这么一个场景
有一个团队A每次阶段任务完成后,都会开一个复盘会议,这时候老大总是会强调“对事不对人”,力求分析出问题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然后大家努力的还原场景,针对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分析,然后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按理说,A团队的方法没错,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也出来了,那么理想的效果之下是今后的工作不会再重复出现相关的问题了。可是事实是问题依旧存在,或者说只解决了很小的一点,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后来,又一次的小阶段任务结束,在复盘会议上,有人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从上次复盘会议结束,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是个让人很难直面的问题,因为答案是解决了半个问题。这个结果是可怕的,差不多一个月过去了,整个团队的进步却并没有像期望中的那么大。在这个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你不加速进步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退步,长久下去,团队的竞争力就会越来越弱。那么问题究竟在哪呢?
其实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既然在客观上没有解决问题,为什么不尝试着从主观上找下问题呢?只有每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并针对性改正,那么问题一定能解决。但是在“对事不对人”的前提上,大家都在刻意回避,这也很难让人从自身上反省自己,因为人总是充满惰性的,你不被针对性的提出需要改正的问题并逼迫你改正的话,你很难主动去做。
换个角度看,这并不是“对事不对人”这个方法错了,而是低估了惰性,对事能做到的就是找出问题的根源,针对性的提出措施,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剩下的都是靠人了,人做的程度就是问题被解决的程度。
罗胖60秒有一期是“对人不对事”,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的眼里只有事,就只会关注得失成败。但是换个角度,你的所有立场都是关注人的成长,那么你天然就有了长期性的眼光(李想的话)”
是啊,只有成长,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其实事都是人做的,只有人先要求自己做好了才能保证事尽可能的不出问题(问题总是难免的,你没法做到没有问题)。
措施总是具有滞后性的,就像杀毒软件一样,它只能解决自己病毒库里已有的病毒,一个全新的病毒它是识别不了的。我们不能总是指望解决问题,因为解决问题一定是有个前提的——问题已经出现了,虽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但是如果你主动检查下围栏有没有洞,及时的补上这个洞,“亡羊”都不会发生的。
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去解决才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而这个,能依靠的只能是团队中每一个人,只有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有意识的去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不要忽略小问题。很多事的发生,比如项目未按期完成,都是因为一些小问题。很多人不在意小问题的发生,总觉得一眼就能看出来,很容易就解决了。可是小问题才是致命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并不是个笑话也不是个传说,这是事实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事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因为这个事本身就是刻意忽略措施而发生的,又怎么能指望单靠措施去解决问题呢?
而实际上,真正的对事不对人是不存在的。事情发生了,一定是人为主导因素的,那么你在讨论这个问题,深究这个问题发生根源的时候,一定是要找到人人。因为是人导致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发生”就是针对这个人的,而且我相信大部分问题的发生都是“人为”的,客观因素还是占小部分的。
人无完人,每个人做事都不可能完美,问题一定会存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最起码是问题出现后,下次相关的问题不会再重复出现。这很难,但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最近很喜欢的一个词是“意识”,意识这个东西很虚,但是很有意思,就像小说里的意识流都是很牛掰的。我自己总结了一句话“脑子里一定要有意识的去做”,这就涉及到一个“自觉性”问题,之前看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里面对谷歌的介绍就是,谷歌招最好的博士,而最好的博士的定义就是“能管理自己自觉性的博士”。我个人感觉自觉性这个东西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而“对人不对事”就是逼迫你去学会管理自己的自觉性。
说了这么多,其实结论就一个:我更推崇对人不对事,因为对人是将关注点放在于个人成长上,能逼迫你学会管理自己的自觉性,而自觉性就是你发现问题的神兵利器,未来你将靠它披荆斩棘!
最后,借用《长生不死》里的一句话“愿天下苍生,人人如龙,长生不死!” 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