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想记录宝宝成长,偶然地开始在简书写作。很多次尝试写作,从未长久。
这次动笔前,已经积累了一两年的生活材料。开始的一周,日更不成问题。再往后推移,完成1000字的写作,需要花一些时间阅读以及思考,勉力能维持住。望着他人的成名神话也不是没质疑过自己,只是我的人生经验中,很少有不费力凭借本色就得到认同的,这次也只是多一次例证而已。让我意外的是尽管没有外界肯定,我并没有如常去自我否定和放弃,反而清晰地认定自己写作方面有不足,且这是得不到外界的主要原因。
根据对自己的能力的估算,短时间内我并没有办法翻盘。那就只能“fake it until make it ”,我先以各种办法保持住每日写作这一习惯再说其他。每天需要4到5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与输出,这到4月中旬还能够坚持。
4月中下旬始,一连串的事情打断了我日更的节奏,各种内外部原因合在一起使得日更所需要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日更被迫中断,倒也没有羞恼,平静接受。事情一忙完,就赶紧拾捡回来。这次中断的其中一个事情是朋友请我去工作帮他做几天翻译。也是这一件事情让我看待自己的性格有了新的角度。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对于自我的信念发生了很大转变。
朋友是开办竹制品加工厂的,主要做出口贸易。泰国某集团下的两家食品公司是他的客户。因此,集团办公室派负责供应商资质审查的两名工作人员来他公司进行例行检查。工作人员只会泰语和英语,要求朋友配备两名英语翻译。朋友的公司只有一个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朋友给我打电话,询问是否有空过去工作几天。因交情甚好,我在询问了一些问题确认自己应该能够应付后就答应了。
回家跟爸妈说,需要外出工作三天左右,要去给 XXX 做下翻译。我妈妈的反应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你行不行啊,别不行出什么洋相啊?”妈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毫无恶意,是真的表示担心。
这样的话,我成长过程中经常听,每次听到就开始忐忑,自我质疑。虽然经常嘴硬说不会有问题,但是自己并没有信心。最后的结果大概率就是弄砸了,弄砸本身又验证了家人的预言。自我怀疑与外界怀疑相辅相成,将我拉入自我认同度极低的深渊。
“你行不行”的疑问是夹杂在一段对话中,我故意没有回应。妈妈连问两次,我只抬头看了她一眼,并不作任何回答。
这个问题无法回答。或者说,这不是一个值得回答的问题。我的优缺点自己了然于心,单词量足够应付日常交流,扇贝打卡已经坚持近两年。平时常看英文论文,阅读不成问题。但是,在日常交流中很少用英语,语法上有很多问题,我的英文思维习惯也没有进行过刻意练习,问题还很多。最大的问题是有意识的积累还不够。
做翻译于我是个新的尝试,也是我重新评估自己优缺点的好机会。我更希望听到的问题是你觉得还需要做些什么准备?而不是反过来我需要去安慰围观者,只因为围观者是亲人。我无法苛求,只能不回应。
这让我想到了一位朋友。第一眼见他就觉得他和我很不一样,不是因为他的履历极其光鲜,而是因为他散发着恰到好处的自信,不多不少,就那样恰恰好。接触多了以后发现,他有一种特别的本事,对别人夸奖或批评都毫无违和感,我很少看到这样的和煦。
对他人的赞美在我的家庭教育里是用“做人很假”来概括的。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我很少得到赞美,经常得到的是“别人就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行”的挑剔,也就没有学会如何去赞美他人,挑剔他人倒是特别在行。
对于自卑的人,最常听说的一句劝说就是相信自己。问题就在这里,要相信自己到底是在相信什么?
常见的自卑者所以自卑,在于得到肯定的经验太少。他能够相信的就是相信自己不行,然后更加自卑。另一种自卑者是在某一方面很突出,比如擅长考试,在学校封闭的环境中,他依靠考试能够维持住自己的自信。但是,长大成人后,真实的社会中需要组合拳,他却只能一招鲜,虚假的自信一夕崩塌,很多悲剧如是酿成。
我的问题就在于不能相信自己。你告诉我要相信自己,好,路径在哪里?
我能从自卑最浓重的阴影中挪出来一点点,依靠的是对于仅有的一点点成功经验的反思。大约90%的事情我会做失败,但10%我是怎么做到的。这10%成为我破解自己能力的钥匙。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我识别出了我在哪些事情上能够坚持,我在无意识坚持着什么观念,我是怎么看待需要认真对待的机会的。这些反思推着我一步步往前走,终于走到了阴影的边缘。
接续上面的故事。两天的供应商资质审查,走访工厂、文件审查,泰国工作人员一步步的检查极为仔细,令我叹服。只是,他们的口音之 broken让人崩溃,很多信息是靠纸笔完成交流。翻译过程中还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双方工作我都不熟悉,交流时间有些长,对于双方的意思理解不够准确。
我朋友和他的日本客户因为听不懂又需要提供相关信息,最后有点坚持不住发了牢骚。我意外地没有过多在意他们的评价,而是将他们的牢骚转化成疑问,与泰国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再解释给他们听为什么需要这样做。翻译过程很辛苦,但好在工作最终顺利完成了。我翻译表现最好的环节是在开始和结束会议上,对照有 PPT ,能比较明了对方的意思。
这是我相信的东西。我相信自己的翻译肯定存在问题,但同时我也进行了一次自我突破,比如泰式英语口音也无法阻挡我要交流的决心,哈哈。承担这次的翻译工作,重要的是让我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如果我想提升需要做什么?
破解自卑就是相信自己会有问题,相信自己并不完美。普通人,相信天纵奇才,相信一鸣惊人,只会痛苦不堪,以致更加自卑。因为苦等十年、二十年,才华并不见纵横的迹象,他人也只是被多次惊吓而已。在这简单的二分法中,这么多年自己一直站错了边,选择去相信与能力并不匹配的理念。
原来,相信自己也需从实际出发,被灌输着去相信并不适合自身能力的信念,反差并不总是萌,更大可能是异常痛苦,就像无论你如何蹦跳却总也够不着的糖果。糖果再诱人,也无法弥补那漫长的蹦跳对身心的伤害。这个过程,有人成功躲过,就像我那位从小接受的是鼓励教育的朋友。我只能站在那里默默忍受,直到有能力喊停。还有人终其一生也喊不出来那一声不要。
真正的平衡其实是在点亮地图,而非让你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