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以家人之名》,对剧中三个主角的“爸爸”――李海潮的教育有所感悟。
剧中只有李尖尖是“李爸”的亲生女儿,凌霄是朋友的儿子,因为特殊原因,也认“李海潮”为干爸,而贺子秋是被亲生母亲送给“李爸”收养的。三兄妹从小相互扶持,相互帮助,非常开心。而他们的父亲:“李爸”这一人物并没有因为谁是亲生的就对谁更好一点,三兄妹一视同仁,也从不打击,一切从孩子角度思考问题,有问题及时沟通,这也形成了难得的和谐快乐的家庭氛围。
但是,反观我们现实生活,有几个父母能够做到孩子有问题就及时沟通?能够做到只希望孩子开心的生活?有几个父母能够做到不过度干涉孩子生活?
是不是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做的不符合父母的心意,便暴跳如雷,甚至殴打责骂。“李爸”的教育,正是我们当今很多家庭的父母教育的正面典范。
其实,孩子是一面父母的镜子,透过镜子,可以看到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缺陷。孩子的问题,大多来自于父母。
观点:
“李爸”的教育方式值得很多父母学习。很多父母应该知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或许真的不只是为了孩子自己。大多数孩子的问题来源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现问题。
一、孩子犯错,真的不只是孩子的问题
大家或许听说过,在一家餐馆里,一个男孩对着别的客人吐口水,客人有点生气过来找男孩家长,男孩家长不仅没有责怪男孩,反而去责怪那位客人“斤斤计较”,认为“他还只是个孩子”,这不仅让犯错的男孩没有受到教育,没有承担自己犯错后的责任,反而还获得家长的“帮助”,试想,这只是孩子的问题吗?
大家也许看过《隐秘的角落》,剧中张朝阳就是受到原生家庭伤害严重的典型。他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小孩”,乖巧听话,成绩优异,但也正是这个“乖小孩”,在一桩桩命案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展现出了嫉妒、冷漠等阴暗面。这来源于他母亲的强制性的母爱,她从来不考虑孩子的真实想法,只允许自己的孩子接受安排,不得反抗。这正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现问题导致孩子最后心理上出现问题。
这些孩子,他们最后可能都会做出一些反道德、反伦理的事,但是这都是他们的原因吗?不!是父母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二、孩子做对了事,反而遭到责罚
一个很小的孩子,大概只有二年级,他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试图还给失主,于是给了警察叔叔,原本以为回到家里会得到父母的夸赞,却被母亲骂“太蠢了”。这对孩子的心灵会造成怎么样的创伤,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对于一个小孩子,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非常残忍。
三、父母一味追求“优秀的孩子”
“棍棒之下出孝子”,很多父母在自己孩子出生的那天开始就规划了他们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试图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但是却丝毫没有过问孩子到底喜不喜欢、愿不愿意,或者换个方式。
一天,我写作业时候听到楼下一个母亲正在骂她二年级的女儿不好好学习,同时一直抱怨她一副“做什么都是为了你,你还不努力学习,你对得起我们吗”的架势,似乎孩子不好好学习,这孩子就白养了。试想,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肯定只是比较贪玩,或是没有找到学习中乐趣的地方,但是却被寄予了“父母厚重的希望”。
家庭教育一直是个复杂话题。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地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孩子就像一颗种子,精心播种,培育,将来也会变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要想改变孩子的缺点毛病,我们必须先改变家长的观念,情感和行为;
通过家长的改变,孩子逐渐体会到爸爸妈妈变了,然后孩子有了新的情感感受,由此产生的改变缺点毛病的动力;
通过家长的改变,孩子的头脑中对自己和家长的观念改变了,这样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改变了,从而使孩子的行为发生改变有了可能性。
天下父母都应该知道,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怎么样,一定程度上就反映父母的样子。
愿天下父母都与自己孩子健康和谐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