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中说折颜将伏羲琴埋与昆仑墟,我以为是伏羲爷制的琴。今天看了王风《“九霄环佩”琴》,了解到伏羲琴其实是一种琴式。
除伏羲式,古琴中较长见的琴式还有:仲尼式、列子式、连珠式、灵机式、落霞式、伶官式、蕉叶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钟离式、剑式。
“九霄环佩”伏羲琴,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传为盛唐雷氏所制。雷氏我没有研究,漆器,盛唐,再加上琴后苏轼、黄庭坚题字,则一定为国宝级文物了。
附:王风《“九霄环佩”琴》
“九霄环佩”琴,唐,伏羲式,通长124cm,额宽21.8cm,尾宽15.4cm。


此琴传为盛唐雷氏作品。琴以梧桐作面,杉木为底。通体紫漆,纯鹿角灰胎,发小蛇腹断纹,面底多处以大块朱漆补髹。龙池、凤沼均作扁圆形,腹内纳音隆起,当池沼处复凹下呈圆底长沟状,通贯于纳音的始终。蚌徽,红木轸,白玉足镂刻精美,紫檀岳尾。护轸亦为紫檀木所作,可能是清代广陵派琴家徐祺所装。
琴底龙池上方篆书“九霄环佩”琴名,下方有篆文“包含”大印一方。
池右有行书“冷然希太古。诗梦斋珍藏”及“诗梦斋印”一方。
池左行书:
超迹苍霄,逍遥太极。
庭坚。
琴足上方楷书:
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
垂帘新燕语,苍海老龙吟。
苏轼记。
凤沼上方有“三唐琴榭”篆书椭圆印一方,下方“楚园藏琴”印一方。
此琴可追溯的最早藏家为晚清民初时期的叶赫那喇·佛尼音布,字荷汀,后易姓叶,名潜,字鹤伏,号诗梦斋。其后递藏者有“红豆馆主”爱新觉罗·溥侗,有刘世珩,即于琴上铭刻“楚园”、“三唐琴榭”者,再传子之泗,最后归藏刘晦之。1953年,由文物局郑振铎局长主持从刘氏购得入藏故宫至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