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从小到那一幕幕瞬间还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时间过得那么快,马上2020年,31岁了。大学毕业前,谈及的全部是学习,从小学,学习好(毕竟听话照做,农村水平有限),家里是等我上了高中以后才安了自己烧炉子的暖气片。小学的每年冬天我的手都会被冻,屋里屋外一个温度,条件差。从小父母寄予厚望,在耳边灌输好好学,只要上学再苦再累他们都供。
小学毕业考上了乡镇初中,很同学一起在学校外边的村子里租房子住,一个屋子有十几张简易床,是木板子搭起来的。那时候开始就早上早读晚上晚自习。跟好几个小学同学都在一起住,我记得当时住宿费是一个学期80块钱。三年初中生活很快过去,成绩在班里还比较好,前七八名的。但是后来科目一多接受得就吃力了,知识面窄,物理化学地理上一些没有男孩子们学的好。那几年,也比较艰苦,父母说上高中了就好了,宿舍就有暖气了。我记得周末回家的时候需要一早起来骑自行车到10里地外的学校,那时候没有闹钟娘恐怕晚了她早早就醒来,不敢再睡等着叫我们。当时不明白,有了孩子才发现,孩子的小事儿也是当娘的大事,娘以孩子为重。
后来考上了重点高中,去到了县城读高中。当时还傻乎乎的感到很新鲜,虽然离县城不是很远,但之前很少有人带着去,对县城一点儿也不熟悉。各个乡镇的学生都有,并且尖子生多。紧张的高中生活,是自己的一份宝贵的经历。当时很羡慕走读生,他们中午头也可以回家吃饭,心想家在县城里真好啊!
11.6早,突然想写点啥,对自己梳理梳理,没想到又啰嗦了一堆。先到这,先去跑步了。欢迎围观,虽不优秀,但庆幸走在了探索自己觉知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