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97年的 夏季或许来的早了些。那是一个进入农历5月就要开启烧烤模式的日子,农村的5月不是要特意去区分农历和阳历的节点,它是农人收获的季节,洋溢欢笑的季节。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几千年来延续的农耕文化在中原这块土地上更加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亿万老百姓的身上,一年当中最忙碌的季节在豫东平原上可以说是放屁都能咂脚跟的匆忙,抢收忙种,赶雨水的到来和时间赛跑,和天气调频。
五月的天早上4点多就亮了,这个没有院墙的小院只有三间春天刚修整过的草房,仅有一颗挂满枝头的杏树率先红了嘴角,院子里七零八落堆满了用来烧火的玉米秸秆,靠着秸秆的旁边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猪圈在空院子里格外显眼,猪圈里已经很久没有养过猪了,红蓝相间的砖砌成的不算很高的三间草房子在村西头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然而房子里的主人翁是一对村里的"鲜明色彩"。
小英一个只有90多斤却身材高挑的小媳妇,颧骨略微凸出,瘦小的身板眼睛不很大但也协调的很。
王继才你是弄啥哩?几点了,你咋还不起来?你看看王喜家的麦子也割完了,东根家的麦子也割完了,他们都已经开始用拖拉机碾场了,咱地里麦子到现在一把也没有割哩,你等啥哩?还不赶紧起来,快点吧我的老祖……
你是邪乎啥哩,你是慌啥哩,夜黑王亮家的拖拉机坏了,我给他修半夜,这刚躺下睡着,你就开始邪乎,你请放心唻,他们收麦,我也不会叫麦子给你晾到地里,早一会儿晚一会儿的事,天天叫唤。说着翻了一个身扭脸还要继续睡。
那你赶紧起来吧!别睡了,赶紧给麦子割割,你看那镰刀你起来找磨镰石磨磨吧,还没有老太太的牙口好呢!就没办法用,赶紧吧。
一点儿也不省心,起,起,起,炒的啥菜?饿哩不行了,吃了饭我磨磨镰刀,王继才一边起身穿衣服,一边看着手上还残留的机油,黑黑的,粘粘的,因为修车回来太晚也没来得及洗干净,那眉头上还有些许机油黑黑的和浓浓的眉毛混在一起显得眉毛更加浓。
稀饭,拌了点洋葱,热馍,你洗洗吃吧,我刚才吃了一个馍了,我去咱大哥家看看他家的架子车上午用不用,不用的话咱们先拉一车,你割我往回拉,这样两不耽误,咱们也往前赶赶活儿。
继才哒,继才哒,你在家里没有?
谁啊?说着小英走出了屋子,一边答应一边忙把来的人往屋子里迎。
咿,继才哒,俺哩车又坏了,还是加不上油,那车烟筒拉一点儿麦瓤子就冒黑烟,也不知道咋回事,你快起来给俺修修,地里一堆活儿等着这一台拖拉机哩,把我急哩吧,没办法这么早就来请你来了!
这边小英听到后说,"我刚才把他喊醒,你看脸都没洗,饭也没吃,夜黑给王亮家修车回来都后半夜啥时候了,等他吃了饭叫他过去,你在家等着吧!
"不中了去俺家吃,看看车啥毛病,家里做好饭了,先帮帮看看俺哩拖拉机,吃饭婶你就别管了,你请放心唻,不能饿住俺哒了。
"我去看看,你前面走,我洗把脸就过去,你到家我就到家了,你看屋子里修车的家伙还没来得及收呢。这屋子里乱哩没有一个下脚的地方,我不留你了,你回去我这就去了,快哩很。王继才很爽快地答应到。
洗罢脸继才拿着修车的家伙什儿就去修车了,小英拿着没有磨锋利的镰刀嘟囔着去了田里。
二
七月的枣,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红了皮,
秋收同样是一个忙碌的季节,大块的玉米田也是人工砍倒玉米然后一颗颗去掰,王继才还是依然热心肠,杀猪宰牛的手艺也是游刃有余,在三五个村里修车的手艺更是小有名气,特别是到了农忙家里的农活几乎都是小英在干。
你真是哩,家里活儿没有你的,别人家有活儿你跑的和兔子一样快,你不想想我天天累成啥?你都不会先紧着咱们的活儿干!我都不知道该咋说你!天天懒成啥。小英抱怨到。
王继才的笑总是挂在嘴边,没有多言语依然是你说你的,我就要做我愿意做的,只要有人请一个也不会拉下的去帮忙,这是责任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满足。
王继才从小没上过几天学,在家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还有两个妹妹,生产队刚取消的时候跟着戏园子学过唱豫剧,从小也练过几天武把式,豫东的冬季随着麦子的播种后也开始了漫长的煎熬。
九十年代的豫东有一个娱乐大众又能贴补家用的生计:玩把戏,在漫长又煎熬夹杂着寒冷的冬天王继才就开始跟着把戏团走村窜巷的去玩把戏,那个时候的狮子舞,大头娃娃,踩高跷,独轮车,还有气功表演特别的热闹,王继才每次表演的演出服都是红色的大裆裤子,上身在寒冷的冬天也是光着脊梁,每次演出都能特别认真的对待,王继才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在十里八乡也算是一个人见熟,靠体力也算靠技能的一种生存,在那个年代的冬季在农村能有玩把戏的收入已经算是够日常开销了,虽然不算富裕,但勉强过日子还可以。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近乎平淡没有波澜但也没有惊喜,然而王继才和小英结婚十几年却不见他们要孩子。
三
岁月悄悄不留情地溜走,岁月同样又有情有义地馈赠每一个想要走出来和已经走出来的你我。
随着千禧年的到来,很多村里待不住的年轻人都去城里务工赚钱了,大多赚到钱后回到家里改变老家的居住环境,眼看着村里很多人家的改变从瓦房,平房,二层到四层的都盖起了房子,并且家里也都有了装修,冰箱,洗衣机,彩电把家里装的满满的,灯光亮亮的,可是排场。
村里的面貌变得越来越年轻,王继才的脸上随岁月流逝冒出来浓密的胡须,和黑浓的眉毛也挺搭,只可惜了岁月不饶人。
可是小英的肚子这么多年依然不争气,就像三间变了外样的瓦房子里依然是乱七八糟,很久没有用过的修车家伙什儿,床底下堆的满满当当的鞋子和破旧的箱子,屋子里熬中药的一套瓦罐也七零八落的在地上堆着,家里添了一台21寸的彩色电视机和超薄的DVD一天不间断的放着安徽小调,电视机旁治疗不孕不育的药瓶子堆的也是哪哪都是,因为是三间瓦房几乎没有客厅(堂屋)厨房和睡觉的地方都是通着的,地上依旧是摆的满满的锅碗瓢盆。
为了要孩子,两口不知道跑了多少医院,北京的,郑州的医院也都有去过,很多农村的偏方也尝试过,看到电视上有治疗不孕不育的广告也会默默地记住电话和地址……
确实两口子有一颗急切要孩子和赶紧要孩子的心,他们一直默默地坚守着这个家,一直没有见到有埋怨对方的态势。
很多年轻人出去务工,村里人变得越来越少,玩把戏也赚不到钱了,农忙的季节也因为大型收割机的出现缩短了抢收忙种的时间,相对的农业机械家家户户用的也少很多,就这样王继才修车的手艺也少有了用武之地。
小英,咱们抱养一个孩子吧,不管男孩女孩,这样的话咱们老了也有一个端茶倒水的,也有一个养老送终的,等咱们老了病了也好有一个给抓药的。继才和小英说到。
咱们还年轻,能生,再等两年把病瞧好,我一准儿给你生一个大胖小子,你别急,我再把这几副药吃完,看是一个什么情况,过去六十岁还能生孩子呢,咱们这才哪儿到哪儿?你就等着瞧好吧!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对话两人之间已经出现过多少次。
没有务工加上急着怀孕投医问药家里已经是债台高垒,紧紧靠着地里的农作物收入是远远不够的,能借的也借了,不能借的也借了,日子还是要继续呀!因为没有孩子的原因,村里的红白喜事两口子几乎没有给几家随份子的,日子的紧俏靠这点儿是省不下的。
收完麦子我就去石家庄了,咱们村的人在那里建筑队挺多的,我和他们一起干,你在家看着家就行了,等过年我提前回来,等赚钱了把家翻修一下。
四
石家庄的冬天也特别的冷,工地上的活儿又不很多,自然他们多了些娱乐消费的时间,每每工地没有活儿,几个老乡就推杯换盏不醉不睡,好在王继才滴酒不沾,别人喝酒时总喜欢一个人呆着,相反的是出门后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也可能是因为玩把戏的时候磨练出来的,那真的是江湖气满满当当,说出来的有时候加上表演也是引来众多喝彩。
几年前工地上有一个小包工头突发疾病不治身亡,因为工程没结束小包工头的老婆替死去的丈夫照看工期,也就是王继才他们现在的老板。
女包工头生的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一看就是没多操过心的样子,四十多岁脸上一条皱纹都没有,大波浪卷发每天总戴着不同颜色的帽子,同样是清清瘦瘦的。
每次听王继才滔滔不绝和工友讲过去,讲拖拉机的性能,修机器,玩把戏,不远处的女包工头也会侧着身子去听,就这样在工地上和工人和和气气的忙成一团,又能和工人说说笑笑的赶完工期。
很快女包工头找了王继才谈话,和他商议让王继才做小管事,但被王继才推脱了,说是自己没有学问,只能和大家吹吹牛,聊聊天,很多工程方面的事情根本不懂,说到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工但我也会尽心尽力的把活儿干好,让老板放心就是。
女包工看出王继才这人是一个能说会道但实在的人,奈何学问浅了些,没有过多勉强他去按自己的意愿当监工,然而对王继才的照顾是那样的显而易见,同样也惹红了工友们的眼,时不时会调侃王继才,"铲子毛你可是真中,人家仙人掌才六十年一开花,你这四十多岁就又开了一次花,并且每次开的比每一次娇艳,你老婆来的时候没有交代你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快说,这朵花儿你采了没有,快告诉我们花儿鲜不鲜"
王继才听到工友们这样说,只是埋下头默默地不做声。
五
王继才电话,王继才电话,去办公室接电话,你老婆打回来电话了,这边吹促着工地上做工的王继才,王继才沉思了一下,下了工架朝办公室走去。
"你老王家真可以,老猫尿屋檐,辈辈往下传,你不给那个狐狸精断了咱们就不要过了,王继才你给我听好,我不给你闹,我不管怎么着你给我赶紧回来,最好是今天就回来,一天也不能干了,要不然我让你回来看见的人是我的尸体,不回来我就死给你看"。
嘟嘟嘟……没等王继才说话,小英已经挂了电话。
这时候已经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王继才想到在家的小英,心中多有余悸,回去两天安抚一下,这谣言很可怕,本来就没有的事情,回去说开就好了。
女包工当天帮王继才买了回老家的车票,王继才一个人回到了家里。
推开门看到躺在床上生气不起的小英,继才放下简单的行李走过去,"做的啥饭?快饿死了,赶了一天车,你火急火燎地让往家赶,你到底是咋想的,你是听谁说啥了,你看我知道了是谁嚼舌根我一锤子不夯晕他……
就你那点出息,你天天除了吹牛就是胡扯,你能干成啥了,要钱没钱要物没物,不好好在外面赚钱瞎胡搞,你的能耐这么大?还搞女人,吃啥饭,你搞女人就行,看你那德行,滚,我不想看见你。小英猛的从床上坐起来叫唤了这么一通。
赶紧弄点饭吃,不要听风就是雨的,饿的不行了,快快快,赶紧起来吧!王继才笑着和小英说。
滚,我不想看到你,丢人,不知道赖,你们老王家没一个好东西,以前开砖厂的时候,老子有钱就不正经,想不到传到你这儿了……
你好好说,不是回来给你吵架了,越说越不像话,信不信我打你,真你娘的没事找事。
真你娘的,你娘的……
噼里啪啦两个人扭打成了一团,小英怎么是对手,可是她不知道见好收,还一直逞强。就这样小英挨了打找了间隙夺门而出,一溜烟跑到了三公里之外的娘家住了,这一住就是一个月。
眼看要过年了,家里本来就乱的不像样,这没有了女人就更不像样子了,于是在腊月二十八那一天继才还是鼓足了勇气去老丈人家接小英回了家。
生气也拗不过时间的冲刷,小英跟着王继才回家过年了,没有再闹,但两个人中间有了隔阂,过了大年初二小英就又回到了娘家。依然剩下王继才一个人在家,没办法过了初五工地没开工,王继才就踏上了去往石家庄的火车。
到了工地首先见到的是女包工,看到了波浪卷发,看到了纤瘦的身材,看到了这个被别人谣传的不敢奢望,但内心的波澜在那藏不住的眼睛里总忍不住想要偷偷的多看两眼。
因为要出了正月才能开工,工人们都还没来,相对两个人在工地相处的时间就多了起来,就这样包工女带着王继才在城里开始了兜风,二十多天的时间他们一起逛街,一起去小馆子吃饭,去商场给王继才买衣服,鞋子,这样的待遇王继才长这么大何时有过?心里也不免窃喜,心里也不免有波澜,再说和小英分开这么久做为男人的冲动还是有的,在这个正月里两个人真的走到了一起。
六
家里是什么情况,小英现在在娘家还是哪里?已经半年多两个人没有再联系了,听村里后来来工地的人说,小英去了浙江的袜子厂做工了,家里的麦子让大哥家帮忙收的,王继才还沉浸在二人世界里忘乎所以,每天继续做工,就这样两个人的关系也在工友面前成了事实,大家也只有当面佩服继才的本事大,心里面不知道怎么想继才的不地道。
:继才你这真中,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感觉是不是美着呢?
"我们也要跟你学学这守住二保住一发展三四五六七的本事"
"这个家伙真不是个东西,家里有老婆不要,还在外面瞎胡搞,这下好,真把人家肚子搞大了也可以当爹了不是,这不是正缺一个儿子吗?看样子他命里有儿子,这不是有了播种的地可以生儿子了。
工地上的风言风语越传越多,也越难听,王继才没有多说没有多解释,包工头在工地有点儿抬不起头的样子,索性工地上的事物都交给了继才管理,对于没有学问的王继才来说这就是西天取经路,怎么走,往哪儿走都在犯愁,无奈两个人走出了工地,他们两个人在当年农历的九月份回到了豫东老家,刚好包工女的肚子说是有了反映,吃不下东西也常有想吐的情况。
在外的小英怎么能坐的住,很快坐了火车从浙江回到了老家。
看到家里的贫穷状况,包工女没有打退堂鼓,两个人就这样在家里住下了,开始收拾家里的一切杂物,很久没有住的屋子也因为夏天雨水多露了天,他们来不及收拾就已经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秋雨。
第二天小英到了家里,拉着包工女就要打,被王继才给拦了下来,从村委找来了管事的,说好的要让包工女走,包工女并没有这样就此离开继才。也因彼此都没有结婚证没办法定义,就这样三间瓦房里面一个男主人翁两个娇妻同时住。
这也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怎么吃?怎么睡?见面一间屋子怎么说话?
村里面对包工女的排挤是有的,村里的规矩是只要摆过酒席的就是合法夫妻,这样继才和小英也就是合法夫妻。刚开始村里对包工女见面还会打声招呼,时间久了对包工女的不理不问也是显而易见的冷落,但这是对于村民而言,包工女知道对继才好才是正确的决定,也没有管那么多。
包工女对继才越是好,小英就越嫉妒,最后不知道谁想了办法让小英也特别对待继才,谁让咱们的肚子不争气,包工女对继才好你要对继才更好,感动他,有争宠的意思。
包工女最后还是没熬住,眼看要过年了,挺着肚子的包工女离开了村子,走的时候没有声响,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因为在这个村里她没有想告诉和要告诉的人。
七
村子里的谣言没有间断,那女的就没有怀孕,她是骗人的,走就走吧!也有人说那女的因为营养跟不上加上自身太瘦小小产了……那时候的继才像魔症了一样,因为他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包工女,因为只有他知道包工女到底有没有怀孕,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大胖小子,好着呢,你看肉嘟嘟的,长大也是一个健壮的小伙子,给他起一个名字吧继才,……
哇哇哇,哇哇哇……
孩子不停地在三间草房子里哭,小英和继才的兴奋是在脸上藏不住的。
"你别管了,我明天找王半仙给算算,生辰八字是啥,五行里面缺啥,好不容易讨得一个男孩,给他起一个好一点儿的名字,等长大了上大学,给他娶媳妇,让他生一大堆小孩,天天领着孙子孙女玩儿……
第二天天不亮继才就去了半仙家求了名字,并且封了礼给半仙,取了芳香四溢,涛声依旧的首字,也补了五行的缺,名字特别有寓意!这是继才逢人便要炫耀的资本。
而听后的村民大多在背后的回击是"神奇个屁,抱来的野孩子有什么"?
对于两口子接下来的日子,小芳涛的存在是他们最大的希望和寄托,他们为了奶粉去奋斗,为了尿不湿去奋斗,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接下来的学业去奋斗,仅靠家里种地的收入开支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办法王继才为了生计踏上了南京的火车,在一个大型造船厂里从学徒当起了焊工,为了孩子的成长,继才对所有新鲜的只要是赚钱的事情都乐意再去学,再去做,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明天。
八
王继才生病了,从南京回来了,说的是在船厂晕倒了,去医院检查说是没事,但是让回来了从南京,晚上称些鸡蛋去看看吧!
这时候的王继才已经削瘦了许多,脸颊也已经凹了进去,说话也是有气无力的,见到村民来瞧说到,么有事儿,医院说么有事,心跳快,说是冠心病,不碍事,你们放心吧,死不了,芳涛还小,我将来还要抱孙子呢!
这时候芳涛刚过三岁,也正是需要家里男人出力赚钱的时候,这样断了经济来源,又增加了医药费,这个水深火热的家真的是不像个样子了,每个月都要去市里面住上几天医院,检查化验的单子是堆的满满的,好在了国家政策好,医保的跟进也减少了不少支出,可这进进出出的医院大门,这来来回回的寻医问诊也让家里是捉襟见肘的,兄弟姐妹都各成了一家,借钱也是有来无回的情况下都特别的谨慎,再一个就是芳涛的出现并没有给兄弟姐妹和这个家庭带来很多欢乐和值得庆幸的点滴。
好在国家政策好,继才领了国家的贫困户补贴,也有了独生子女的补贴,也有了医保,再有很多好心人的资助,米,面,油也跟着政策家里有了很多,庆幸国家政策的优越,民生问题在王继才身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王继才因为生病的原因,每个周六日要去守礼拜,要去教堂祷告,神爱世人的光芒一直在王继才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每每村里的人有人吵架,有人骂人,说脏话王继才都会罪过,求主原谅。王继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人人皆知的,从生病的那一刻起,杀猪宰牛的事再也没有做过,这样端庄的信仰在人生的修行中也是不多见的。
由于病情的日渐严重,以前经常骑电动摩托三轮出行的王继才终日躺在了床上,也曾多次去郑大医附院和死神赛跑,那多次的和死神擦肩而过让王继才更加的削瘦,更加的没有了精气神,完全脱了相。
九
王继才在2019年的阳历4月29日离开了这个世界,他走的很安详,身边没有一个人的陪伴也没有任何不好症状的情况下悄悄地走了。
送葬的当天十岁的小芳涛躲闪的眼神,还有寻找同村小伙伴玩耍的急切是尤为突出的,孩子还小,对于父亲的离世在懵懂中应该是没有太多的所谓遗憾。
葬礼当天的演讲稿不知道有没有感动很多在场的人?然而52岁年龄的定格就这样结束了,葬礼当天整个村里的人都去了,这场葬礼不是因为王继才的影响有多大,也可能是处于对孩子的同情,对王继才一生的一个完结和告别,所有的送葬方式都是基督教的仪式,没有鞭炮响起,没有烧纸钱的要求,这是对于一个基督徒最好也最宽慰的送行方式,送葬那天特别的热,在这个夏初是本不该的热。
他走的安然也唐突,他一个人解脱了,一个人不管不问了,然而人世的孩子,还有老婆小英他们接下来的日子应该怎样继续,未来的酸甜苦辣应该会怎样面对,王继才你这个没良心的,跟着你一天好日子没过,眼看着就要好了,你却啥也不管你走了,你好狠心呀,可是谁又有什么办法?
小芳涛扛着做好的十字架立在了父亲的坟墓前,一个红色十字架在一堆新土面前格外的显眼……
日子还是要继续,可是没有了主心骨的家庭,没有了顶梁柱的家庭,还有一个孩子的日常小英应该怎样让小芳涛有一个完美的童年呢?
十
小英改嫁了,是邻村的一个曹姓男子,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五十多岁了还没有结过婚,也是小英的妹妹介绍的,由于知根知底就这样两个人一拍即合很快的说到了一起,很快的两个人办了婚礼,带着小芳涛一起驾到了曹家,结婚没多久王继才的离世一周年在无人问津的情况下过去了……
芳涛没有改了姓氏,跟着继父没有太多话语,而小英对孩子的爱是不可否认的,毕竟一手养大的,也是仅有的孩子,对孩子倾注的爱是无人能替代的。
小芳涛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是又陌生又害怕,每当放学后就会一个人独自的回到曾经的家,找曾经一起玩耍的孩子,回到那个曾经生长过的地方。小芳涛的记忆在从小生长的地方,在三五伙伴的打打闹闹里,在叔叔大爷的偶有呵护里,在父亲母亲从小培养的点滴里。
小英生病了,去市里面住院了,听说很严重,听说一个月前就已经卧床不起了,别的村里的人说她的身上已经长了好多褥疮,身上好多地方都烂了,去医院医院已经不收留了。
同样不同版本的传闻也神乎其神地谣了又谣。
:是尸骨未寒的王继才把小英给叫走了。
:是小英违背了妇道人家的规矩,这是她应该有的惩罚,一点儿我不奇怪,这就是她的归宿。
:上辈子的孽缘这不这辈子来还了,看吧一准儿不能好,看他们接下来怎么不像日子的日子吧!
村里胡说八道的也有,众说纷纭的各种版本,所谓的因果,报应,轮回,前生今世的……
芳涛的课堂走神是常有的,父亲离开了我们,妈妈为了我的成长刚有了新的家庭,妈妈却住院了,这是怎么了,这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小芳涛看到别的小朋友家里其乐融融也不免会想起自己曾经的种种经历,可是一切都又像流沙一样,真的回不去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
在日夜煎熬
为什么烦恼
为什么安静不了
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而祈祷
越是不想去思考
越纠缠不休围绕
一个人可以把幸福挂更高
伴着短暂的骄傲
伴着无边的喧嚣
也可以把一颗心变的更好
用你微笑的嘴角
让哭声静悄悄
星星和月亮一起闪耀
驱散了孤独和寂寥
洒向黑暗的每一秒
也会把你照耀
受伤的孩子不再哭闹
疲惫的人不再奔跑
又看到你开心地笑
仿佛什么 什么 都不知道
冬天的雨冷的人们穿起了衣帽
厚厚的衣服遮挡少之又少的微笑
宝贝就在妈妈的怀里睡着
夜晚里的风吹着
他梦见白天的歌谣
亲爱的请原谅
我没能够给你一个浪漫拥抱
每次面对你的时候
我就没有了借口
我知道你想要的那种依靠
那是我给不了
谁会是你的骄傲
星星和月亮一起闪耀
驱散了孤独和寂寥
洒向黑暗的每一秒
也会把你照耀
受伤的孩子不再哭闹
疲惫的人不再奔跑
又看到你开心地笑
仿佛什么 什么
都不知道
有没有人能牵我的手
带我逃离这场雨
不要淋到最后
咿呦咿呦 夜空闪烁
咿呦咿呦 风儿吹过
咿呦咿呦 看见银河
等心愿都降落
咿呦咿呦 万千萤火
咿呦咿呦 漫漫飞过
咿呦咿呦 那真实的
会属于你和我
会属于你和我
星星和月亮一起闪耀
驱散了孤独和寂寥
洒向黑暗的每一秒
也会把你照耀
受伤的孩子不再哭闹
疲惫的人不再奔跑
又看到你开心地笑
仿佛什么 什么
都不知道。
十一
曹家带着小英同样是漯河,郑州,北京去瞧病,然而这不是病的病真的是没有一点点办法,人生的脆弱一面也这样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中。
二零二二年的农历9月初二小英离开了这个世界,她依然走的很安详,走的很淡定且没有声响,甚至曹家村里的人还没有几个认识到小英是怎样的一个人,她却不顾一切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或许这就是她的归宿,或许这就是继才的召唤,他们或许回到了一起过两个人的世界,他们或许因为生活的无奈在另一个世界永远也走不到一块儿了。
或许新嫁的村里还没有几个人也不可能有人记起小英的存在她就撒手人寰了,生活总是这样不尽人意。
只听到另一个世界的召唤,下辈子还要做夫妻的期盼,下辈子一定要生下一个大胖小子的愿望。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别样归宿,或许这就是你,或许这就是我,或许这就是你不愿看到的又不得不看到的事实,可是老天的意愿又怎能随个人的意志去改变呢?
小芳涛送别了母亲,悄悄地回到了曾经的那个三间瓦房,独自一人看那镰刀样的月亮慢慢地升了起来,明天的太阳一定照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