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一下前提:首先,除了电脑用 Macbook Pro,手机也是用的两个苹果,手表是 Apple Watch,也就是不用考虑跨平台问题;其次,浏览器用得比较多,但是没有开发的需求,而且现在也不太爱折腾了;最后,通常不会一次开很多网页,而且基本上都是在有电源的地方用电脑。
直接上原因:
1. 原生的,无需额外安装
一直以来还是很有洁癖的,能用原生就尽量用原生的。在 iOS 上因为有大量优秀的第三方 APP,这一点有所放松,但是浏览器嘛,没有特殊的原因真心不愿意换,特别是手机上。
在 Mac 上还是装了 Firefox 的,主要是做一些测试偶尔用用,而且多年来从 Netscape 折腾过来,也算是一种恋旧吧。
至于 Chrome 嘛,如果官网正常安装、更新还得翻个墙,尽管没有什么难度,便是更是加了一道障碍。
2. 原生的,看着和谐
也可能是习惯了,我觉得无论在 macOS 上还是 iOS 上,Safari 都长得更和谐一些,其它的都有点“山寨”感。
3. iCloud 同步,无需翻墙
用苹果全套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会成为 iCloud 重度用户,而且我还每个月交点钱,同步很方便,不用翻墙,也很快(数据放在国内的事就不讨论了),这一点的体验非常好。
4. 原生功能够用,常用的插件表现也都不错
其实我就是老老实实上几个网站,用不到什么特别的技巧也不需要特别追求效率,尽管是 Emacs、Vim 用户我也不想搞那么些快捷键来使用浏览器。
自带的功能够用,iOS、macOS 上自带的阅读模式我觉得就很好。另外,最近才用上的“Pin Tab”功能,像我这样每天都开几个固定页面的人来说,真是太好用了。当然我也并没有对比过其它浏览器是否有此功能或插件,估计应该也有。
插件我只用了 ABP 来广告拦截、印象笔记剪藏、Pocket,也都比较满意,没啥毛病。
5. 和系统钥匙串配合天衣无缝
因为是新儿子,和系统的钥匙串配合非常好,真的是非常舒服啊,最近又加强安全性。我是不用 1Password 这类的服务,密码还是记住来放心。
6. 和 iOS 配合流畅
手机正在看的一个网页,如果电脑在身边,又想好好看看,立即就能在电脑上打开继续看,这个非常赞!
7. 阅读列表重度用户,几乎不用 Pocket 了
延后阅读一般都会变成“永不阅读”,这一点我的教训太深刻了。
现在比如在微博看到篇文章链接,直接长按用 Safari 打开,扫一眼想细读一下又不想打断刷微博,就加入阅读列表就行了。然后只要常关注,并且强制自己不囤积这个列表,就不会像存到印象笔记或 Pocket 那样,积压几十篇文章不看了。
大体上能想到的就这些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