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战争艺术投笔肤谈
不该被忘却的中国武警第一战!者阴山"3.12"

不该被忘却的中国武警第一战!者阴山"3.12"

作者: 投笔肤谈 | 来源:发表于2018-04-03 13:01 被阅读5次

    某种意义上而言,者阴山3.12战斗堪称中国武警第一战!

    相信,当被问及"是否了解者阴山"收复战这个话题时,不少人都会选择摇头。间或,即便有人"知道"这场战争,也大致认为是1984年那场发生在同一地点的"两山"作战。与那场著名者阴山收复战斗搞混了。

    发生这种误解,其实也能够理解。毕竟,受制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所限。

    事实上,收复者阴山战役之前,还发生一场由武警边防部队领航主演者阴山争夺战。这场发生在39年前的战斗即使在当年,也不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但对于当年参加这场战争的武警来说,确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这场战斗之所以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不仅仅是其能以寡敌众、以弱胜强,更因为它是中国武警第一战!

    战斗结束后不久,部分参战干警合影留念。

    1979年3月5日,在达到作战目的之后,数十万越出国境进行自卫反击作战的中国军队开始奉命撤军。为掩护主力侧翼安全、防范敌方特工骚扰,云南省军区前线指挥部于8日命令

    武警部队杨万边防检查站派出进驻者阴山前线防守。据时任杨万站指导员郝公元回忆,当时他就率领一个排的兵力进驻者阴山1250高地(即者阴山),掩护来自杨万(今杨万乡)的民工挖战壕,构筑工事。

    坚守两天后,部队换防。11日晚,副站长刘凤良带着两个班前来替换坚守在那里的战友。他们上山没多久,就出现了敌情。

    者阴山"山高、谷深、草密、雾多"的地形特点对攻守双方各有利弊

    3月12日凌晨,天下起了毛毛细雨,整个者阴山为浓雾所笼罩。为防止敌人利用这种恶劣天气进行偷袭。刘凤良打起了百倍的精神,来到位于前沿阵地观察敌情、检查战斗部署。

    凌晨大约4时许,坚守阵地的刘凤良发现一号阵地外侧不远处的草丛中,突然有飞鸟惊起,立即下令做好战斗准备。他清楚,敌人即将开始进攻。这了不打草惊蛇,他命令战友呈“二三五”阵形布防,从左、中、右三个方向伏击敌人。大家明白,大战即将到来。

    5时,2发照明弹将整个阵地找得宛若白昼。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上百发炮弹、近千发枪弹将我方阵地打得硝烟弥漫、尘土飞扬。猛烈的炮火下,位于一号阵地侧后的通讯保障组帐篷也被炮火击中,战士许跃和孟庆云身负重伤,报务员杨朝云负伤昏迷……

    为了拿下者阴山,敌人很舍得投本钱。

    10多分钟后,随着3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敌人一个加强连,分成四路向1250高地直扑过来。对方的来势汹汹并未吓倒中国的边防民警。纷飞的弹雨中,刘凤良一边组织人将伤员送下山急救,一边判断着敌人的进攻路线和兵力大小,沉着冷静应对:"没有命令不准开枪!"当敌人摸到离阵地只有几十米时,刘凤良大声下令,"打"!但见子弹呼啸射向敌群,手榴弹在敌人中炸开了花。在刘凤良的指挥下,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灵活地变换位置,一会儿集中打击冲至眼前之敌,一会儿用火力封锁另一条上山之路。

    战场上,我方人员占据有利地形,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尽管敌人有着兵力上、武器上的优势,其从正面进攻一号阵地的部队却屡屡为一班长保树云及其战友所打退;从侧后向主峰穿插的部队又为保障组的几位战士和及时赶回的刘凤良所挡住;其对三号阵地的攻击也没有得手。

    这一切,使得丧失信心的敌军指挥官下令在天亮前全线撤军。

    虽付出重大伤亡代价,但敌人却未能踏上者阴山主峰半步。

    据战后统计,此战敌军共被击毙9人、击伤50余人,由于撤退仓促,致使我方阵地前缴获大量的苏式冲锋枪、40式火箭筒、军用口粮以及工兵锹等各种军用物资。激烈的战斗中,杨万站的边防民警许跃、孟庆云及两名民兵英勇牺牲。者阴山阵地岿然不动!

    相较于此前的自卫还击作战和后来的"两山"轮战,者阴山3.12战斗在参战兵力规模和战斗激烈程度上都无法与之相比,但这一战确又有着其非同一般的意义。

    这场战斗,我方参战人员的身份不是正规军人而是公安边防警察。

    说其"不一般",主要是指参战人员的身份特殊。

    尽管这场战斗就发生在国境线上,但刘凤良和他的战友们的身份不是解放军军人,而是公安边防警察(据参战老兵回忆,当时他们隶属于当地公安局,因此大家身上穿的是绿色军上衣,帽子上戴的是国徽)。到了战斗结束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82年的6月19日,这些边防警察连同武装、消防警察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内卫执勤任务的部队被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对一支以"内卫"为主要任务的部队而言,能在边境线上同来犯之敌面对面地厮杀并成功地完成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无损,在中国武警部队的战史上,还是第一次。同时,这场战斗还打出了武警部队唯一的战斗英雄--刘凤良。

    若从战术角度视之,这场防御作战的胜利来得尤为不易。我们看到,如刘凤良和他的战友们在战斗中表现得稍有差池,就有可能失去这场胜利,至少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胜利来之不易是因为:

    1、防守兵力太少

    只有2个班多一点。其中,在一号阵地上的守备力量不过7、8个人,而攻击方的兵力则在一个加强连以上。

    2、战斗经验缺乏

    参加这场战斗的边绝大多数防民警入伍才70多天,很多人连枪都不会打。战斗打响后,曾有人紧张得连弦儿都没拉就把手榴弹扔了出去。

    情势如此之凶险,中国边防民警还是笑到了最后,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指挥得力

    战斗结束后,杨万站指导员郝功元绘制的战场示意图。

    尽管存在"战线长、兵力少"的困难,但刘凤良的防御部署真正做到了"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上山后,他将3班和支前民工留在山脚下的三号阵地;留下3个人防守二号阵地,保树云率领的1班的其他人进占一号阵地;保障组的4个人驻守在一号阵地侧后,既负责与后方的通讯顺畅,又防范敌方从侧后偷袭。这种周密的部署,在战斗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士气高涨

    战斗中英勇牺牲的许跃遗像

    一听说有战斗任务,大家抢着报名上前线。战斗中英勇牺牲的许跃本来是炊事班的战士,任务下来后,主动申请上前线;负伤之后,当战友杨忠要将其背下阵地时,许跃情急之下用牙直咬杨忠的后背,牙痕累累。

    另一名烈士孟庆云在双脚被炸碎、身负重伤的情形下,坚决表示,"誓与敌人共存亡,死也要死在阵地上"。最终,两位勇士在激烈的战斗中先后殉国。

    3、老兵的作用

    坚守一号阵地的1班勇士,他们的名字是保树云、杨海涛、邓常贵、陈明、金宝、吴建华、王家权等参战老兵。

    英雄不是不怕死,而是明明知道是死,也要拼命率众往前冲的责任担当。指挥员的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成就了英雄的底色;而老兵的沉着冷静、以身作则,让新兵士气高昂,拼死一搏。

    尽管月初才调到杨万边防站,1班长保树云却是个有着三年多兵龄的老兵。这次遏止优势敌人对主阵地的进攻时,他发挥了巨大作用。据保班长事后回忆,战斗即将打响之前,他突然听到阵地外不远处的草丛中隐约传来枪托的撞击声。"有情况"!保班长毫不犹豫地用力投出了一枚手榴弹,在敌人中炸开了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一越开火,成功地压住敌人的进攻。保班长的沉着冷静令班里的其他那些初上火线的战友们很快克服了恐慌情绪,积极投入战斗。

    战后,刘凤良被记一等功,荣获"英雄边防民警"等光荣称号。

    还是刘凤良。而报务员杨朝云回忆,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的自己曾一度用手枪同2名端着机枪的敌人近距遭遇。关键时候,刘凤良从侧后杀出,击毙了敌人的机枪手,副射手见势不妙赶忙逃走。

    事实上,刘副站长的突然杀出扭转了整个战斗的进程。在许跃和孟庆云先后牺牲,杨忠紧急救护伤者,报务员杨朝云实际上成了唯一能与后方保持联系的前线人员。

    4、通讯顺畅。

    据报务员杨朝云回忆,自己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他听到后方的郝功元指导员在通过无线电台焦急地呼叫。起初,杨还根据纪律要求用暗语汇报。这时郝跟他讲,"情况紧急,不要再用暗语了,直接报告"。当知道阵地还在自己人的手里时,指导员高兴地说"请转告全体参战人员,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刘凤良则斩钉截铁地回答到,"请祖国人民放心,人在阵地在,坚决完成党交给我们的战斗任务"。

    上述通话的作用绝不仅仅体现在鼓舞士气方面。因为当时电话线被越军切断,两位报务一死一伤。郝指导员要杨朝云无需顾忌秘码,明语汇报,更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下午4时,随着增援部队赶到,形势被稳定住了。

    5、军民团结

    战斗的胜利,同样离不开杨万群众的鼎力支持。在战斗开始之前,他们积极协助部队抢修工事;战斗打响之后,还在第一时间派出了长田大队的一个民兵班跑步上山增援。为此也牺牲两名民兵战士。

    再来谈谈对手的失误

    多年后,保树云班长再次站在了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本来,敌人在战斗初始阶段有着很大的优势。除调集了优势兵力和炮火之外,还通过隐蔽接近、正面攻击、侧后穿插等多种战术相结合的方式意图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战斗。若不是中国边防民警应对有力,则真有可能被其得手。不过,他们最终还是铩羽而过。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于以下几方面:

    1、情报有误。

    据我方参战老兵事后回忆,他们在打扫战场时,缴获的战利品中,除了各种军用物资之外,还有不少绳子。

    这些绳子是做什么的呢?

    抓俘虏。敌方通过连续几天的侦察,他们看到了我方民共在者阴山上构筑工事,而且人数并不多。因此,自以为用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对付这些没有武器的民兵,应该问题不大。却没有注意到,我方边防官兵白天撤离,晚上坚守阵地这一事实。尤其是我方边防军白天穿便装同民兵一起劳作,挖战壕,晚上再换上制服坚守阵地。当然,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敌人虽已注意到了者阴山有我边防民警在活动,但认为其人数少,战斗力弱而存有轻视心理。

    2、协同不好。

    越军步炮协同做得不好,其第一波攻击部队曾被自己的炮火击中;各路攻击部队之间的配合也不够。战斗中多次出现了"这个方向被打退,那个方向又开始进攻"的混乱现象。如其前线指挥员的战场把控能力再强一些,很可能仅凭借兵力上的优势便突破我方防线。

    3、不够坚决。

    攻击稍遇挫折,便轻易放弃。这种战斗意志薄弱,不仅使得其之前的多次攻击努力功亏一篑,更为我方官兵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须知,当时1250高地的主峰上只有刘凤良等几个人。对于敌军来说,倘若在炮火的掩护下,这些人再发起一二次冲锋,很可能仅凭人数上的优势就能拿下我方阵地。

    就在这里,杨朝云和刘凤良击退了敌人对我后方的偷袭。

    相信,倘若敌军指挥官知道这个事实,一定会连续几个晚上睡不好。其穿插部队一度攻到我后方保障组的位置,这里距主峰不过十几米,当时那里能参加战斗的我方人员只剩了杨朝云,手里拿的还是手枪。关键时刻,敌人犹豫了。因为他们误认为是杨是个军官,加之看到突然从其侧后杀出的刘凤良,一时搞不清其周围还有多少人。

    于是,一场近在咫尺的胜利就这样被他们自己放弃了,

    凭借上述这些主客观因素,杨万边防站干警们在艰苦的环境下打赢了者阴山3.12保卫战。是他们,续写了中国武警部队辉煌战史!每一位参战勇士都值得我们铭记!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作者:张岩松特别鸣谢:王开书、郝功元、保树云、杨朝云、赵云方及其他来自原杨万边防站官兵的支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该被忘却的中国武警第一战!者阴山"3.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bq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