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正坐在工作电脑前,儿子的微信视频信号在屏幕上闪烁。鼠标一点,跳出儿子的面孔。
“妈,我今天和同学约了,不在家吃晚饭。”
“好的,要不要赞助你一下?”小米问道。虽然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可毕竟还是在上学阶段,经济还未独立。
“不用,你前两天打我卡上的钱还有呢!”
“好吧,那么注意安全。”小米挂断视频,“正好晚餐我也可以简单点。”
九点多钟,儿子进门。
“这么早就回来了!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小米问道。当妈的,总是十分关注已成年儿子的交际活动。
“男同学,看你这个热切劲。”偏偏儿子最受不了小米热切的关注。
“是大学本科的同学,他已经工作了,约我一起吃饭聊一聊”。
“在哪吃的呀?多少钱?聊得怎么样?”小米又问。
“在一家西餐店,吃的牛排,花了不到两百元。”
“挺便宜的,每人一百元就可以吃到牛排,还真不贵。”小米记得儿子上小学的时候,西餐店一份牛排就是五六十元。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涨到一百元也实属不贵。
“是每个人近二百元”。儿子看到小米理解错了,忙纠正道。
“每个人两百?”小米还是没理会得过来。“怎么会每个人两百?谁请谁呀?”
“每个人都自己请自己,AA制。”儿子看到小米的迷惘模样,加重了解释的语气。
“这叫什么请客?”小米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哎哟,跟你们这些人简直谈不到一块。我们都觉得这种方式挺好的呀,并且我们聊天也聊得非常开心。”不自觉地,儿子在谈话中就将小米划到代沟的那一边。
“并且另一个读研的同学今天还约了我,我们说好,三人一起,明天继续吃饭聊天。”儿子补充说。
“儿子,你们明天继续吃饭聊天我不反对,但是明天你得请客。要是你觉得贵,可以找一个便宜一点的小店,用不着一定去西餐厅”。
小伙子虽说快要挣实习工资了,但毕竟实习还未开始,并且实习工资不高,小米担心他因为钱囊羞涩而舍不得花钱。
“我明天买单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你们是理解不了我们的,我们都希望轻轻松松地相处、聊天,谁也不希望从感情上,觉得在经济方面欠人家一个人情。”
“像今天,我同学付帐后,我把我的一半转给他,我们大家都觉得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那这叫什么请客?好像一点感情情份都没有”。小米觉得脑子转不过弯。
”不跟你说了,你们这些人,将人情来往记在小本子上,今天收礼二百,明天回礼得三百,不能记错了回一百。这叫感情。”儿子满脸不屑,起身进房间。
小米一时间怔怔地,她这年龄的人,还真是这样。人情记录都有个小帐本,数目错误不得,生怕万一人情往来数目错了,被说闲话。
小米这代人比起父母这代人,又称得上豁达许多。小米父母这一代,这方面的考究更多。张家一分李家一寸,小米不止一次听母亲抱怨过人情往来。
“唉,现在的年轻人,观念真不一样。”
第二天,小米问儿子,花了多少钱?回答仍然是一百多。
“你有没有先付帐?”小米追问道。
“当然付了,不过大家都主动转了自己的部分给我。”
“那么聊天怎样?”
“非常好。”儿子眉目飞扬地谈起和同学聊天的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