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特色小吃,贵州米豆腐最为有名。其实它的流传范围很广,除了西南三省一市,还有湘西及鄂西北。
很多人听说米豆腐,是从电影《芙蓉镇》开始的。在其中扮演米豆腐西施胡玉音的刘晓庆,达到了自己演技和颜值的巅峰,凭此获得金鸡百花双料影后。
电影《芙蓉镇》剧照在古华的同名小说中,被称为“芙蓉姐”的胡玉音丰满而多情,肉色洁白细腻如同米豆腐一般。我想,秀色可餐大约就是这个意思。被如此赞誉的女子须得嫩白多肉,黄脸婆一般被形容成咸菜。
电影《芙蓉镇》剧照一部电影也造就了一个旅游景点和它的招牌小吃。十几年前去湘西旅游,在镇上第一次品尝了米豆腐。在一家所谓的正宗刘晓庆米豆腐店前,长木桌上码放着数十碗调好的米豆腐,整齐得如同二维矩阵。交钱端碗,行云流水一般。
时间过去太久,只记得挺辣,口感滑,清汤寡水的。当年胡玉音若是做出这等东西来卖,想当“新富农”也没门。
摄影:高楷模2015年1月到黔东南旅行,第一站是镇远古镇。节前没什么游客,古镇清冷安宁。到了午饭时分,走到下东门的城门洞旁,见路旁支着个摊子,热气腾腾的,摊主正在忙碌着。围在摊前的是几位十多岁长相秀气的女孩子,大约是刚放学。摊主做好后,用不锈钢碗盛着,端到摊旁的矮木桌上,人们坐在小板凳上,弓着腰哈着热气呼呼地吃,贵州的冬天也挺冷的。
我以为是米粉,走近看,见是一种条状的凉粉,很粗,长短厚薄也不太规则,显然是成块的食材用刀切出来的。凉粉有好几种,有的白中带透,有的是绿色,有的是黄色。问摊主,是米豆腐。想起来上午在镇里晃悠时,见到不少店家的招牌上都写着米豆腐。原以为米豆腐都是如同湘西那样,切成小方块,没想到还有长条的。
于是点一份,各色都来点,过滚水,浇汤头,配的是卤肉、油豆腐、花生米,再加点贵州辣椒酱,挺实在的一碗,闻起来香气十足。口感上,镇远米豆腐的特色不是滑,而是带着韧性,有点弹牙,也有点儿涩,加醋更好些。这是由于醋可以中和米豆腐的碱性。
在贵州,米豆腐更标准的称呼是灰碱粑,也叫灰水粑。从加工工艺上,和年糕一类的稻米制品有相似的步骤,先要将大米磨碎成米浆后炖煮。灰碱粑的不同之处在于,需加碱熬制。以前用的是草木灰,现在用石灰或小苏打。加碱后炖煮的米浆放入模具中定型成块,和做豆腐的形式有些相近,故名米豆腐。吃的时候,再切成条块形状。
碱加得少,做出来的米豆腐嫩白滑润,加多了,就会呈现黄色,碱量再大,就能做出硬实板结的灰碱粑,耐得住存储。若是加入蔬菜或别的植物,又能做出各色的灰碱粑。所以,米豆腐在形态和口感上有多种变化,可凉拌,可做汤粉,可炒,可油炸。
灰碱粑是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小吃。为何在汉族地区并不流行,个中缘由我也没想清楚。加碱,可以使大米更快糊化,使之黏稠,且减少炖煮时间。煮稀饭加点碱就是这个道理。然而,过度用碱并非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在高温长时间炖煮中,碱会完全消灭稻米中的维生素C、B族和叶酸,这与拉面在和面时加碱对维生素的破坏程度不在一个级别上。我想,在山区恶劣环境下生存的少数民族,选择加碱,还是为了节省燃料,便于贮存。
现在的米豆腐,作为一种小吃,部分营养被破坏也无须在意,维生素可以获取的地方多去了。
最后说个故事。
比《芙蓉镇》晚些的年代,在贵州的贫困山区里,也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女子,年纪轻轻守寡。为了养活家庭,她每天起早贪黑做米豆腐,背着背篓到贵阳市郊去买。《芙蓉镇》里的胡玉音,因为摆摊做小生意,在那个时代被整得很惨。贵州的这位女子赶上了个好年代,她在40多岁时摆起了路边摊,专卖米豆腐。大约是那个方面的缘故吧,没人叫她米豆腐西施。
这位贵州大妈做米豆腐十几年,手艺却实在是一般般。有意思的是,她自制的用来拌米豆腐的辣椒酱却特别受欢迎,人们甚至专程来买辣酱而不吃米豆腐。结果么,故事就不用往下说了……
来源:搜狗百科《老干妈》条目从湘西的芙蓉姐到贵州的老干妈,同一味小吃,同样的路边摊,两个女人的命运却判若云泥。
后记:
因为提到了湘西,却又找不到当年的照片,想起一位逝去的朋友曾经发过的游记,就引用了其中一张。在旅游途中骤然离世的高楷模老师,走了快两年了,他的音容笑貌,时而还会在我眼前浮现。
人生的长度和意义,就在于还有多少人记得你、想念你。无论是离开尘世,还是活在当下。
原创图文,转发请声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