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想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主见,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做到3个变化。
从无效疑问到学会提问
不论是阅读还是其他的学习形式,提问是一切的开始,它可以使人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让人找准知识的方向,牵引人们在知识结构里探索。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的作者赫拉利说:“信息都来找我时,未必都是有用的信息。我的方法是提问题,看问题会把我带到哪个方向去,根据这个方向去寻找信息,虽然无法百分之百保证能拿到信息,但能保证拿到信息的概率。”
虽然有了互联网之后我们能快速、方便地检索各种问题的答案,但如果我们不能正确提问,依旧还是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大量无效的信息之中,效率反而很低。
所以,用“批判式阅读”进行提问的时候,请完成以下“三问”。
①问自己。
没错,当你想通过提问获得答案的时候,先问问自己。
第一,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读书时,被教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那些经常向老师提问、向同学请教的学生总是能受到表扬。而有些学生不管要问的问题是不是能在书中找到答案,一定要问老师和同学,因为这样才能证明其热爱学习,这个方式不但骗得了老师,甚至可以感动自己,殊不知本质上不过是在掩盖自己缺乏学习能力的真相、掩饰自己不思进取的现状而已。
我们长大成人,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后,还模仿学生时代的学习方式,遇到问题不经思考直接抛给别人,与其说是提问,不如说是想让别人代替你思考,这是逃避,也是懒惰的表现。
提问是为了解决问题,让自己能够尽快学会独立思考,探索整个问题的思考逻辑后,自己获得答案,而不是爱上提问,依赖别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第二,这个问题描述清楚了吗?
有没有交代清楚问题的背景、概念。问题越具体别人越好回答,不然只能得到外交辞令式的回答。
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你问的是什么类型的书?漫画、散文、诗歌、小说,还是工具书?你在什么环境下阅读?这种非常宽泛的问题可以有很多种答案,如果你没有交代清楚背景,就无法获得有针对性的回答。
再比如“这份工作的成长性如何?”,你所说的“成长性”怎么定义?我要是针对个人工作能力的提升进行回答,而你想问的是工资增长如何,那该怎么办?定义一旦产生偏差,导致的结果就是双方一问一答 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第三,针对这个问题,你行动了吗?
只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现成答案的人,貌似学了一堆东西,可你的大脑只是一块存满正确答案和机械式步骤的硬盘而已,看起来学了很多知识,可是依然十分无知,依然什么都不会。
因为这样的人获得的不是可以持续成长的能力,而是一种机械工具化能力,很难体会到知识的连接、创造。所以不经过思考、行动的提问是没用的。
所以,在正式提问之前,你有没有尝试思考得出自己初步的答案?在思考过程中,有没有尝试在搜索引擎中寻找一些资料?在获取知识和学习技能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和困难打交道,所收获的不管是知识还是成就感都会被放大。
比如:我们在阅读中遇到问题怎么采取行动呢?
我们可以查证作者的观点,在图书馆里或网络上查找相关的资料,可以到豆瓣等平台查找书评。
当我们阅读完一本书,我们可以提出自己更多的问题或见解,在豆瓣、知乎、简书、微博等平台发布,针对你的问题和更多的人产生有质量的交流,我们的收获通过这样的行动再次被放大。
②提问方式
解决问题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特点,我们以下面3类常见的平台为例。
③提问对象
比如你想请教某位老师问题,他活跃在互联网上,通过网络提问是比较合适的。但是通过互联网也有很多方式可以联系到他。比如你可以发微博@他,可以发私信,可以在他的微信个人公众号留言,也可以在他的学员群里提问……那么哪一种方式更好呢?
如果你希望问题可以尽快得到解答,在付费学员群里提问就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你希望问题可以私下回答,微博私信或者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的方式比较好。当然,如果你希望PPT作品可以得到传播,显然发微博@ 是较好的选择。
另外,如果你向别人提问,哪怕是非正式提问,记得先介绍一下自己,别以为网络互动过,别人就该记住你;不能强求别人回复,不管别人回复不回复,你都要先给别人一个谢谢。
当对方予以解答时,要记住你是一个提问者,保持较低的请教姿态,可以在解答中提出关于内容的更多疑惑, 但是不要出现 “我觉得你说得不对”“我并不认同你的观点”“我觉得×××说的更有道理”等之类的语句,这样听起来像在质疑和挑衅提问对象。你后续想继续向他请教问题恐怕就很难了。
有时候你的问题需要别人做大量的思考或调研后才能回答,你得评估一下你是想提问还是想偷懒。假如想偷懒,你应该先考虑为别人的劳动付费,而不是打着所谓免费分享的口号去鄙视别人的拒绝回答。
如果你请教的是一位高手,人家免费回答了你的问题。除了向他本人表示感谢外,还可以在朋友圈公开感谢,平时看到高手发的好作品或者文章,积极转发甚至是在微信文章下打赏、留言、点赞。当你有能力的时候,支持一下高手的产品。这些事情都很微小,做了之后显得你特别真诚和努力,和高手保持联系,说不定还能产生更大的连接。
如果是生活中的同学或同事请他们喝杯咖啡或者让你帮忙做点小事的时候干脆一点答应并马上做,他们对你的好感度就提升了。简而言之,提问者和提问对象之间要能互惠,即作为提问者你要有被回答的价值。
为什么要注意这么多事情,因为向别人提问毕竟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既然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它就必然遵循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以上,所讲,是关于“有效提问”的内容。
《秋叶特训营· 阅读七堂课》
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