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忠顺刘友龙秦皇岛焦点解决坚持分享第131天2020.09.14
- 徐忠顺刘友龙秦皇岛焦点解决坚持分享第65天2020.07.10
- 徐忠顺刘友龙秦皇岛焦点解决坚持分享第63天2020.07.08
- 徐忠顺刘友龙秦皇岛焦点解决坚持分享第64天2020.07.09
- 徐忠顺刘友龙秦皇岛焦点解决坚持分享第77天2020.07.22
- 徐忠顺刘友龙秦皇岛焦点解决坚持分享第78天2020.07.23
- 徐忠顺刘友龙秦皇岛焦点解决坚持分享第87天2020.08.02
- 徐忠顺刘友龙秦皇岛焦点解决坚持分享第73天2020.07.18
- 徐忠顺刘友龙秦皇岛焦点解决坚持分享第89天2020.08.04
- 徐忠顺刘友龙秦皇岛焦点解决坚持分享第140天2020.09.23
儿童知道他的母亲在家或不在家,他在花园中的游戏行为便可随之而不同。如果人认为存在一个东西,并好像它存在着一样做出的行为,那么即便打客观上并不存在,也是他精神环境中的东西。同理,如果没有察觉到一个客体,那就对他的行为没有影响,尽管这些东西客观上离他很近,也不在他的精神环境之内。心理环境也不是意识环境。我们不能确定母亲是否在家的事实,存在于儿童的意识层面。你问他“妈妈在家吗?”即使回答“不知道”,他也依然相信母亲在家,并如同母亲在家一样自如玩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