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者不辩,辩则少威焉;智者讷言,讷则惑敌焉;勇者无语,语则怯行焉。很多时候不一定要争个高下要全部说出来才是赢的表现。在权术、公关或其他博弈上,战略性的少言反而是一把利器。
2.有一些人很明显的处在很强的上升期。在这个过程中阻挡他们的,不是他们的学历智慧资源人脉关系,都不是。而是从小到大,没有人教他们如何锁定注意力。比如说如何对待自己看不惯的人,如何不被信息裹挟,如何不被潮流控制,他们身边没有一个榜样。没有人在他们还很弱小混沌的时候告诉他们,对自己的精力,该心硬的时候一定要心硬。目空一切。
3.辅导孩子作业时,很多家长的口头禅都是:我都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又犯?前几天刚提醒你......
千万别说这些话了,在孩子看来,你就是推卸责任:说过我就不能错了么?提醒过我就100%记住?这种话说的越多,孩子逆反越大。那应该怎么说才合适呢?就事论事,不要人身攻击,不要情绪化,针对特定题目:
①先审题,让孩子搞懂已知条件、未知条件;
②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摸索正确答案;
③总结归纳,类似题目有什么套路;
④找到相关题型,训练强化。
4.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付出,是要以接收方认可为标准的。
如果接收方不认可,那就是无效付出,撑死了有苦劳,但是没有功劳。
然而很多人在表达【付出】的时候,提到的往往都是这些【苦劳】,甚至要把自己的精神内耗算进去…
很多付出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自我感动。
其实有的都不是自我感动,而是明确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搞定【功劳】之后的挽尊和要价。
比方说“我每天加班到十点”,那你的业绩呢?你加班到十点干啥了呢?
再比如“我每天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可是这种洁癖甚至给家人带来了苦恼…
5.关于建议~
①除非至亲,不会主动去给任何人提建议(至亲也尽量不)。
②如果有人来问,不在我专业范围之内的,统一说他做得很棒,给足鲜花掌声。
③在我专业范围之内的,如果对方付费,或者以其他方式买票,我会直言,给全分析建议;如果不付费,依然以赞美为主。
买票这件事为什么重要,因为这个动作,直接把两个人从普通朋友或者陌生路人扭转为专业咨询关系。
双方进入了为专业买单的角色,而非还要面子的普通朋友,或者温情脉脉的陌生路人。
以前我不懂这个,给朋友提了自以为专业犀利的建议,然后发现对方的脸越来越沉,好在我立刻打住,迅速堆上情绪价值。
因为我此刻依然是朋友的身份,而非导师。
朋友之间更应该提供支持而非否定,更应该互相共情而不是鞭策引领。
我所谓的建议,听起来刀刀见血,但让他不觉得自己是被朋友接纳与认同的人。
没有人想听到批评,除非他已经做好了交换的准备。
(配图:冬,雪 | Christophe Jacrot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