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父亲彼得是爱大卫的。父亲几次紧紧地拥抱着大卫哽咽道:“你知道吗?没有人比我更爱你”。他把大卫参加的所有钢琴比赛的新闻报道,专门剪下来粘贴到一个本子上,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开心地欣赏。当儿子得到众人的欣赏时,父亲是很得意的,那种自豪感溢满了双眼。父亲很爱面子,但为了大卫的天赋得到更好的发展,放下面子带他去拜师学习。
即便父亲不回大卫的信,但大卫的每个奖牌他都精心的收藏。当他得知大卫在一家酒吧弹琴,跑去看他,问大卫有什么困难吗?大卫讲弄罐头比较困难,父亲这时露出一丝微笑,伸手接过罐头,认真地帮他拨开,递给大卫。这时父亲的微笑来自于被儿子需要的满足感吧。就像《请回答1988》里面,当妈妈出差一段时间,回到家后发现家里一切井井有条时,不但没有很开心,反而会有一丝失落感,这种“原来没有我,你们过得也很好啊”,没有了往日的被需要感。
然而,父亲爱的表达方式太过粗暴。对于儿子的要求极为严格—“我们要赢!”。当参加比赛结束还没宣布结果时,就带儿子匆匆走掉,可能只是因为看到儿子演奏时不停地跟着滑动的钢琴挪凳子,他不允许出现丝毫不完美。一路上,父亲怒气冲冲地直奔向家,儿子在后面紧张地小跑跟着,就连家里的姐妹都能感受到大卫八成是搞砸了的凝重气氛。
最令人心疼的一幕是:大卫兴高采烈地拿着刚收到的美国录取跑去告诉父亲,谁知,父亲的反应太过出乎意料,拿起通知书就往火炉塞,还打了大卫。通知书被烧后,躲在浴缸的大卫在里面拉了便便,也是在无声的传达对父亲的反抗吧。父亲接收到他的信号后更加愤怒,拿起毛巾在大卫背上一下一下地抽打。而大卫,静静地任凭父亲打,没有反抗。大卫从小到大太听话了。
父亲曾反复向大卫讲,“你是幸运的”。这句话,除了在传达如今你的外在物质条件很好,要珍惜;另一层面,也在为当年自己没能如愿做小提琴家的梦想的一种惋惜。但同时,这句话传递的信息忽视了大卫后天的努力。过多看重外在客观环境,而忽视了大卫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我价值感。
幸运的是,大卫在命运的两次关键时刻,选择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第一次,是去英国留学,即便面对父子决裂也在所不惜;第二次,面对即将离别的占星师,他向她求婚。他在占星师面前开心地像个孩子,无疑占星师是真正走进他的内心的人。
大卫与占星师最后最令人感动的一幕:舞台上大卫演奏结束,全场起立为他欢呼自豪,而大卫自己泪流满面,那种来之不易的被认可,这次的演奏中感受到了一股爱意,那是来自于太太对他的支持和理解,而他太太在台下也为之激动到泪目。前面看地太过揪心,好在结局很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