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娴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中年老母亲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知识进入我家娃大脑的距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距离,注定充满无奈,刻满悲伤,或狰狞嘶吼,或泪流满面,或隐隐作痛。诚挚感谢“距离产生美”这一名句的发明,抚慰了这世上无数想要靠近却依然遥望的心。此刻的我,只想忘掉那些“距离”,好像它们从未存在……

公交车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特别不喜欢等车。那种望眼欲穿,那种遥遥无期,尤其当冬日的寒风嗖嗖地刮过脸,我更是忍不住地搜寻着闪红的“空车”。可是,每次带儿子上下课外班,我都会坚持把车等来。不是什么“穷养儿子”在作怪,而是这段磨人的时光因为儿子变得有趣而珍贵起来。
“妈妈,我们来碰数!”“妈妈,我们石头剪刀布!”“妈妈,我们词语接龙!”“妈妈,我们拔根儿!”“妈妈——”“哎呀,我的妈,你可太沉了!”一不留神,儿子蹿到我的身上,俩手抱着我的脖子,俩腿盘在我的腰上,小嘴在我的脸上蹭来蹭去。我亲亲儿子的小脸,“你多大了?三岁半?亏着瘦儿点,不然真抱不动了。看来也抱不了一两年咯!”我边叨叨着边把儿子往上托了托。儿子不喜欢别人说他大,但也不喜欢别人说他小,就像别人说他的名字绝不能改动一个字一样。可即使如此,儿子还是如三岁半一样从我身上溜了下去,然后再来!我蹿,我再蹿,我蹿蹿蹿,直到累得他妈真要把他给扔地上了,才肯罢休。每到这时候,儿子都特别得意,看着他那张笑开花儿的脸,我简直觉得他就要唱起“我得儿意地笑,我得儿意地笑……”而我被折腾得上气儿不接下气儿,却也跟着在笑……这多像儿子骑在他姥姥脖子上,姥姥一面说着下去下去,一面却颠儿颠儿地把他驼起来,那才真的叫甘之如饴!想起一位友人在朋友圈里的一句话:能多抱的时候一定要多抱,抱着抱着,你就抱不动了。
车站的上蹿下跳,洗澡后的脚不沾地,周末醒来后的乾坤大挪移……我该觉得幸运,儿子长得不高不胖,否则那得少了多少“抱抱”啊!还记得儿子两岁时买了绘本《抱抱》,从封面到内容,就这俩字——“抱抱”。儿子不知看了多少遍,而我当时刚刚进入新的领域,满腔热忱中充斥着焦头烂额,拒绝了儿子很多次的“抱抱”。如今,就快抱不动了,我不再拒绝儿子,而是主动接招,甚至偶尔会出现个“来,妈妈抱抱~~~”的慈母状(毕竟现在“功课”是我和儿子的主要互动,怕做“慈母”败儿啊)。每次抱抱的时候,我和儿子离得那么近,总是忍不住你亲我亲一番。“妈妈,和我腻咕会儿~~”“好嘞!”抱着儿子,总是免不了想他的嘟嘟脸什么时候会完全消失,什么时候他的体重已不再是我能承受,什么时候妈妈东妈妈西的童声销声匿迹……
抱抱,是我和儿子最亲密的腻咕~~~
我很清楚,画风会很快反转:“儿子,来和妈腻咕腻咕~~”“就一分钟啊,我忙着呢!”(长大后还能愿意和老妈腻咕一分钟的,绝对是好儿子!)

(写于2019年12月1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