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一件事:比宇宙浩瀚无垠、难以捉摸的是人的思维空间。
人类思维的无限可能,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重要特质。
文接上回,将开始涉及到思维本身了,会连续讲到我认为的思维的触发器、加工场、安全阀。今天谈的第三法则属于思维的“触发器”。
第三法则:找准黄金时段和优化思维情境
我们都是凡人,谈论思维无限性的时候,可不能天马行空乱说一气。人体是有生物钟作为内在规律的,再加上后天养成的习惯、外部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使得每个人的精神状态曲线不尽相同,表现在有时候思如泉涌,有时候呆滞萎顿。把握好这个自然规律,着重捕捉精神活动“爆表期”来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都应当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精力充沛、头脑清晰、才思敏捷一般是发生在什么时间段、什么情境之下。
这事情看起来有点麻烦,所以咱们先把时间、情境这扭成麻花的两大因素分开、掰直了,一个一个分析,这样就简单多了。
——关于思维的黄金时段。把一周分为7天,每天分为24小时,古人对时间的划分给我们帮助真多,仅仅用于计时太暴殄天物了。回想自己长期的活动状态,从概率上讲,在每周星期几、每天哪些小时段思维活跃,我想这个对多数人来讲不难吧。
——关于优化思维情境。有太多利于开拓思维的通用情境:充分休息使得精力旺盛的时候,没有人和事威压的时候……举不胜举。为了便于梳理,受网友“白诗诗”的启发,我从两个维度来分析。
这个想法是把各种情境转化为影响思维的能量来考察的,分为身体能量和情绪能量。
身体能量的理论基础是,思考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当身体——你的大脑补充了足够能量的时候,你的思维可能会很活跃。据说,大脑思考时需要的能量ATP是由糖类物质最先提供的,而且需要氧气的积极参与。有关生理和化学的知识我记不清了,但是身体能量补充充分、氧气供给充足的环境有利于思维的打开。这样很多具体的情境可以纳入进来。注意,你不要一个一个罗列那些具体的情境,然后找出哪些哪些情境对激发思维效果好,那还不累死!你得反过来想这个问题,创造有利于大脑开足马力工作的物质条件,就是“优化思维情境”了。营养学你们知道的比我多!
情绪能量的提出,是白诗诗的一大贡献,但这个概念他用来研究工作和情绪的关系,我借用这个概念探讨思维和情绪的关系。坏情绪会破坏大脑思考问题,所以创造有利于大脑鼓足干劲工作的情绪条件,就是“优化思维情境”了。
那么怎样做才能“优化”思维情境呢?我在这里特别推荐两个。
一个是林清玄先生提倡的“时刻给世界准备好微笑”。让我们一起感悟他的《心眼同时,会心一笑》吧:“在生活的会心里,我们时常做好一笑的准备,会使我们身心自在,处在一种开朗的景况,也使我们的心为之清澄,那么,不可思议的一悟就准备好了,只等待好闪电的一击。”
另一个是受白诗诗启发得来的“培养运用好思维的仪式”。仪式其实就是在思维开始之前进行的主动的、有效的心态调整,用固定的仪式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暗示自己无往不利的思维马上就要启动啦~~~这样可以迅速提升专注力、反应力、想象力。白诗诗谈的是学习之前的仪式,他的做法是:物质仪式方面,身边准备好水、巧克力(他用这个补充能量)、计算器、文具;精神仪式方面,早上八点是正式学习时间,他会提前赶到那里,坐在椅子上调整出最舒服的学习姿态,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做眼保健操,最后,平复心情,静静等着学习时间的到来。你看,很简单的几步,他长期坚持在学习前这么做,真就“培养”出了一个“优化”的学习情境。培养“优化”的思维情境也是同样的道理。
现在可以把麻花复原了。事实上,时间因素和情境因素是相互关联的。我们用一个二维表就可以把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了。比较浅显,不再赘述。
结束这个法则的时候,我再强调一点(领导们爱用的段子,呸呸):找准黄金时段,是顺应自己的生物钟;“优化”思维情境,是主动创造有利于思维的情境。一个是顺应,一个是创造,表明了在很大程度上,“无往不利”的思维是可知的、可控的!
我想,能使自己思维做到“万法无滞”的,关键是运用好第四法则:打开思维的三项交流电开关。下次谈这个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