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辈子只有一处属于自己的院落,小院简单,却有四季风景,父母在这里住了几十年,这里也藏着他们一生的时光。
和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父母也是安土重迁的,无论走多远,都急匆匆地想要赶回去,有时我对他们过于恋家有些不理解,便说一个老院子有什么可想的,但他们就是想,想在老院子看日升日落,进进出出,辛勤劳作。
我不一样,十几年的功夫,搬了三次家,辗转了大半个城市,每一次离开,虽有些许的留恋,很快又被新家的幸福冲淡了。
在城里,我们都是寄居者,没有一寸土地是属于自己的,发达国家的公寓被视为穷人的居住地,有钱人喜欢在郊区买别墅,也许拥有土地让自己更有归宿感。
对土地有特别情感的人喜欢买一楼,楼前有小院,可以像祖辈一样种花种菜,然后看着种子慢慢从泥里钻出,不管楼上住了多少人,自己是离土地生活最近的,它似乎就是属于自己的。
父母拥有自己的宅院,在院子里种花晒太阳,在屋后的菜园子里播种收获,他们不嫌陈旧,因为在这里,才是踏踏实实的拥有,有了根,便不再是漂泊的浮萍。
我早已习惯了四方为家,不止是从城东到城西的搬迁,即使从一个城到另一座城,也会处之泰然,也许是因为我们有了离开土地的自信吧,抑或是一种无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