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八岁的年纪,我们说爱情,是浪漫
二十四五岁的年纪,谈到爱情,感到无力,更多是疲惫
三十岁后,大概很少有人对继续对感情伤心吧。
四十岁······
五十岁······
六十岁······
二十二岁以前,我的生活从来不是围绕着金钱转,更没有朝九晚五的节奏,我喜欢谈论感情,自己的别人的,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故事。我好像字出生以来都是感情很细腻的那一类,对别人的感情对自己的感情,能够敏感的察觉,然后引导,也很擅长倾听。
在所有的感情里,我最不会的就是爱情。我不知道它应该是什么样的,也很好奇爱能有多少种模样。我不想在意别人说什么,只想活到老爱到老,想人生每个阶段都能够保留爱与被爱的能力,不失勇气与真心。
每次争吵我在意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这个人爱不爱我,有多爱我,好像这个概念就深深根植在我脑海里了——你一定是不爱我了,要么不够爱,所以你才会这样。我的理性明明白白知道这根本不是件大事,但是这无法让我行为同样理性。
我想,这就是缺乏安全感吧。从某个角度看,这样是可悲的,因为我需要承受的不仅是没有安全感,更多是因此引发的雪崩效应。随之而来的种种情绪,并不会因为一件事的解决而好起来。
我也问自己:安全感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我是知道的,但不是百分百确认,而且即使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儿时的心理创伤是一辈子的。我曾想不停寻找,也许会有一个人治愈我。但是现在我觉得一切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所以只能及时打住,继续用刺猬的外壳把敏感悲伤的部分隐藏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