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莫道随言

莫道随言

作者: 昉之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23:23 被阅读0次

书一点点看的多起来,回顾曾不懂得,些许有了明白。


什么是低调。

最近看《道德经》。

二八章有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三体》中的降维打击,二维打三维——知其白,早早成为二维生物——守其黑。

若无高的资本,低调只道是枉然。

脉络,人之所以拥有烦恼,可能因总是其关注着不可控因素。

然佛学说少即是多,《道德经》有言,“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朴是什么,指的是生于毫末的合抱之木。是慢慢来的美好。


看完《活出生命的意义》。

有些“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意味。

我们控制不了所谓生死,固有一死,然于生命有鸿毛泰山之异。

生命的意义,并非追逐着的,更多则是来自生命相与的诘问。

曾几何时发觉人的恐怖,眼看着火腿包装上刻画——猪人手持肉肠,言道“好吃美味”。

是否同那插标卖首时,口中唱那《鸡肋编》卷中:“老瘦男子廋词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为‘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一般?!

我命由我不由天。

天的颜色为玄,幽深之色。

《道德经》有言,“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之又玄是什么,为“始无”。

如果说心理学第一势力关注是“母有”,那么第二势力关注的便是“始无”了,即潜意识。

用《人生脚本》的观点来说,所谓命运,当自体受到外部刺激后的大脑运行机制。

《活出生命的意义》,倒是有了一问,百年之后,墓志铭上写什么来总结此生。来于生命诘问往往为份自我的超越,如仁者爱人,舍生取义。

有些自我实现意味了。

又有些浮士德的意味。

相关文章

  • 莫道随言

    最近的心情有如被青楼妈妈比着去做人肉生意的清倌人。 《千刃千眼》,是有趣的。 皆言一千人眼中便有千种哈姆雷特,可作...

  • 莫道随言

    晚上,父亲来了电话,声音里透着疲惫,我似乎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其他的意味来,对一生到此时的碌碌无为感到了些什么吧。 父...

  • 莫道随言

    朦胧诗代表作之一,《致橡树》,作者舒婷。 它其中有句是这样说的,“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首诗通篇仿佛...

  • 莫道随言

    家庭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影响极大,家里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对人格面具。成对的人格面具中,一个是家庭成员的内化(客体面...

  • 莫道随言

    《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的内容,处处都可以看见女性主义的冲击痕迹。光是从形式上看,要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私密关系、内心...

  • 莫道随言

    @朵朵云 在我们可爱阿姨的文章中: “你看到的就是你。你看不到的叫存在。” 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在姨的文章中...

  • 莫道随言

    看书是需要历史观的,这便像画杨桃一般。 在楚汉争霸时,有个人的出身似乎是个谜,韩信。 他的奇怪之处在于,何以拜大将...

  • 莫道随言

    精神病学。 最近看的一本书,《沈渔邨精神病学》。 精神病学有两大基础,一为生理——神经科学。二为心理——心理学、社...

  • 莫道随言

    荣格自己的人格面具曾经发展到了顶峰。他在《红书》开篇有言,自己40岁时已经名利双收。他当时已经是国际顶级精神病学家...

  • 莫道随言

    以“女为男用”为根本的性别角色规范; 这是潘绥铭与其学生合著《性之变》中的一段话。 这是中国人于1919年前的性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道随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nk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