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才和专才的对比,这个命题让我立刻想到一个历史名人“诸葛孔明”。大家都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此人,卧龙先生凭啥有自信让刘备在门口等着呢?
因为诸葛亮是一个专业的军师!
百度一下,诸葛亮的名头很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纵观这几个家,光是其中一个家就可以让普通人终其一生去研究。而诸葛亮于蜀汉建兴十二年病逝,享年54岁,如果要精通所有的“家”,那真是除了吃饭睡觉解手其他时间都是在做学术研究了。
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学生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个我认为是一个方向,而并非是一个要求,因为所谓的全面发展没有一个衡量的参照物。对于全才的追求,其实就从侧面反映了欲望和完美主义,而自古都有人无完人的说法。再看中国的教育现状,整体的教育制度都是参照西方并加入中国特色的教育方针。从小学开始,就是各种科目,直到大学、研究生才会专选一个科目、课题进行研究学习,这其实就是一个筛选的过程,让所有人学习尽可能多科目的知识,在基础教学上采取全才培养方针。但是越往后,知识的深度和社会的需要,会逐渐让教育方针往培养专才的方向发展。
我不认为这个世界没有全才,肯定有超越常人的天才存在。但是在这里讨论的是社会对于全才和专才的需求区别,社会需要全才,但不是非有不可;社会需要专才,因为社会发展越高级,社会分工就会越精细,需要的各方面的专才就越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