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天的晚上我跟侬儿都有一个睡前仪式。我会吻一吻他,然后轻柔地对他说:“宝宝,妈妈永远爱你!晚安!”侬儿也会以同样的吻和话来回应我。
有一天,他的晚安词忽然换成了“无论天涯海角我都会爱你!”
昨晚,他又对他的这个晚安词作了解释,他说:“无论天涯海角我都爱你的意思是:就算妈妈离开我了,我也会永远爱你!”
不得不提的是,最近这几天,侬儿非常喜欢玩“死掉”的游戏。
有一次是我生病,他走到我的面前捧着我的脸亲了亲,然后把头埋在我的腿上,作出一副悲痛的样子一边假装哭泣一边压低音量说:“妈妈你不要死,你不要离开我……”
另一次是他和弟弟躲在房间里,弟弟扑在假装“死掉”的侬儿身上嘤嘤“哭泣”:“哥哥,你不要死啊……”
我意识到,侬儿对“死亡”发生了兴趣,也许是感到好奇。
我们在他的生活中也曾或多或少地说过关于死亡的话题,比如某个长辈去世,清明节对先人的祭拜,养的小动物死了,花的凋谢等等,还有他看过的影视作品和一些书也都出现或提到过“死亡”,可是在不同情境下或不同影视作品中对于死亡的诠释却各不相同,我想他一定对此感到疑惑。
但我猜,死对他来说并不是那么恐怖的事,否则他应该不会以游戏的方式来呈现他的好奇和探索愿望吧?
只是,他并不是现在才开始接触到影视作品中关于死亡的情节,也不是现在才听到我们谈到关于死亡的话题,为什么以前他没有对此产生感觉,现在却又突然有了呢?我在想,这一定跟他心智发展的阶段有某种契合。
因这件事,我忽然回忆起我的小时候的两件事来。
一件是关于奶奶的死。我告诉家人,我一直以为奶奶是在某一天,她坐在家中厅里常坐的那张高高的竹椅上摔了一跤然后就死了。其实并不是,但也许奶奶确实有从椅子上跌下来的经历。
我隐约记得奶奶送葬的那天黑沉沉的天空和乌压压跪在大门口恸哭的人群,以及一只停在门口的棺木。我不知被抱在谁的手上,我好像没有哭。那时我不到三岁。
另一件事情,大约是我上了小学,爸爸经常跟我和弟弟玩“爸爸死掉了”的游戏:爸爸会在跟我们玩着玩着时突然“死掉”——眼睛瞪着伸出舌头或者闭上眼睛面无表情,任我跟弟弟怎么叫唤摇晃都一动不动。我们常常开始觉得好玩,玩着玩着就害怕起来,因为假装哭喊了半天爸爸仍然是原来的表情和动作,我们就真的以为爸爸死掉了,然后会吓得脸色煞白或者真的哭起来。
这些是我对死亡最早的记忆。
然而对我来说最刻骨铭心的对死亡的记忆和对 其意义的理解是外公的离开。
我并没有赶得及见外公最后一面,当我跟着送葬的队列一起送外公最后一程时,虽然我也哭,但并不觉得外公是真的离开了。反而过了很长时间,当我在梦里多次梦到他对着我笑,一如他生前那样慈祥温和,可是他就是不说话时;当每次去外婆家,屋里屋外和对面山包上再也看不见外公的身影时,我才慢慢意识到,外公是真的去往了另一个世界。
这种想念却再不能见,对我来说就是死亡最重要的意义。
虽然我对于侬儿为何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对“死亡”的好奇而不是更早或更晚一些感到有些许的疑惑,很想知道为什么,但理智告诉我,如何更好的引导比探究原因为更为重要。
也许,有一些事情,并不一定要等到孩子不停追问“为什么”时才来说,比如说“死亡”。“死亡”也许很可怕,但谁说不可以有一些其他的,或许更美好一些的情绪呢?尤其,对于孩子来说。
当然,我知道冒然地跟侬儿谈论“死亡”并不是好的选择,也许需要一个契机或者是需要一些媒介,比如说绘本。
我记得在宫西达也的《你看起来很好吃》的系列书中有好多本都有很隐晦的关于“死亡”的情节。当我第一次为他读这套书时曾动容地落了眼泪,为此侬儿非常吃惊地问我:“妈妈你为什么哭?”我想说为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
我很仔细地在网络上收集和了解相关的信息,发现其实已经有非常多优秀的适合儿童阅读的绘本可以帮助我们跟孩子一起去解读死亡,比如说《獾的礼物》《一片叶子落下来》《风到哪里去了》《再见了,艾玛奶奶》《我永远爱你》《天蓝色的彼岸》《活了100万次的猫》等等等等。
那,就从它们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