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山歌 “读读背背”是单元练习里的固定栏目。按教学要求,只要知道大概意思,能背就行。相比之下,理解是软任务,背虽“硬”,却太容易完成--熟读成诵嘛。
“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
学生们翻到那页,没待教师说“开始”,拉开大嘴就喊,声音里长出许多腿脚--满满的都是趾高气扬;然后闭着眼睛,合了书,“哇哇”地背,基本不爱听你解释。
从前的经验告诉他们:理解是“点到为止”的软任务,有人说出大概就行;背却是要人人过关的。日有所诵的他们,无论懂与不懂,背下几个成语,太轻松。
过分轻松的学习,会导致思维懒惰。
对于每一个具体学生而言,学习是不进则退的动态过程--知识结构上的“原地踏步”是不存在的。无师自通的氛围里,看似积极的现象后,隐藏着浮滑与自满的真相。对于这帮骄傲的小家伙而言,使他们心性沉静下来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学习难度,制造学习坡度--而不是治标不治本地呵斥、点名,维持秩序。
仿佛掉进了青蛙塘里的教师,什么也不说,只管在黑板上写着:“临,面对。危,危险。惧,怕。谋,主意。"
孩子们面面相觑,安静下来,然后一个带一个,埋头记录。
“把字的意思写在那个字的下面。”教师轻轻嘱咐。他们依计而行,忙得饶有兴致。
七个“难点字”的解释写完了。我说--其实是对部分抄得快的孩子说:“连起来,试着解释整个词。”
再一度“一个带一个”。这次,是连读带解--吃力然而新鲜的忙碌。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孩子自豪地大声宣讲,一遍又一遍。其他孩子则侧着耳朵,边听边想,然后摸摸索索,跟着说,跟着连。
又一片热热闹闹,但这种热闹中,包含着沉静的思考与倾听。我也侧耳,边听边想--知道了该做的,是统一答案和规定流程。
背也好,解也好,等最弱的孩子都磕磕巴巴混过了三两遍--各自为战的兴致渐渐衰退了。
“注意,现在,听老师怎么说--老师连着说两遍,第一遍你们只管听,第二遍学着说。然后,我们就这样齐声读成语,齐声解释带点字,齐声解释整个的词。”
“临危不惧,临危不惧,临危不惧--临,面对;危,危险;惧,怕。'临危不惧’的意思是面对危险,一点儿也不害怕。”
总共四个成语,漂亮而又整齐地,说好一个,再“教”下一个。有他们的自学成果做基础,如是顺流而下,很是便当。“临危不惧”重复了三次,之后的“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一个比一个顺溜--到最后,竟然过耳成诵--仿佛念出声的文字,都在书上写着;仿佛这个集体节目我们事先排练过好几次--真个是按部就班,从容不迫,井然有序,“方寸不乱”!
最后是四个成语连起来,朗读、分解、“整解”。按照规定的套路,一气呵成。
再一度,响亮的声音里充满自豪与快乐--好像打山歌呢,他们边念边笑。
这是一年级,给出“标准答案”和“读解程式”是应当的。第一,这是进行“深度学习”必经的初级阶段;第二,“打山歌”的形式使学习多少有了点娱乐成分;第三,这样做可以照顾“弱者”,提供一道安全快乐的学习之流,让他们跟着熏--跟着混。
“从容不迫,从容不迫,从容不迫--从容,冷静;迫,紧张。'从容不迫’的意思是很冷静,一点也不紧张!”
呵呵,越听越像打山歌--放声领唱的、滥竽充数的,各得其乐、各得其所吧。
原本要的就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