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马老师(微信公众号immajiajia)送的一本好书《学会提问》,再次感谢。花了一个星期才读完,这本书我读的比较慢。如果是小说,我可能三天就读完了。好的书籍,特别是引发思考的书籍,多花点时间总是值得的。
读这本书让我想到起了两部电影,一部是陈凯歌导演的《搜索》,毫不夸张的是,当时这部电影让我思考了好几天,提出了很多自问自答的问题。另一部是希德尼·鲁迈特导演的《十二怒汉》,这一部虽然没有像上一部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每一个提出的问题,以及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完全展示了批判性思维的妙处。
上高中之前喜欢读虚构类的小说,因为我可以跟随者小说中的情节让思绪肆意漂流,如同享受了一场刺激的游戏。现在我也看小说,但更喜欢看非虚构类书籍了。这类书籍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甚至帮助我们打破旧的思维方式,让我们成长,这样的书籍可能会影响我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学会提问》就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重新锻造思维方式的书。这样说可能比较空泛,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你是否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 说这么久了,他到底再说什么啊。
- 为什么他抓不住我说的重点,反而对不起眼的事情长篇大论。
- 本来一个小问题的讨论却引发了你和朋友的争吵大战。
- 你是否一时冲动购买了朋友介绍或者他人介绍的商品,结果使用过程中远远不令人满意,甚至受骗。
- 受某些专家、权威机构、知名人士的影响,让你错失 了一些机会,或者遇到一些麻烦。
这些情况层出不穷,如果你想不起来也许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让我们对信息的接触面呈几何级数增长,我们的大脑无时不刻的在处理电视广告、新闻媒体、报纸、微博、微信朋友圈、朋友的言论等信息,在处理这些信息时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第一种便是“海绵式思维”, 指像海绵一样尽可能的吸收外界的信息(如同海绵吸收海水)。第二种叫“淘金式思维”,是上一种的补充,除了需要我们吸收大量信息外,我们还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筛选出具有价值的信息(如同筛子淘出金子)。
那么,如何筛选出具有价值的信息呢,这时候批判性思维就能派上用场了。首先我们得学会提出好问题,列如:
- 这些信息提供的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 支持这个结论的理由是什么?
- 他们提出证据的有效性如何?
- 持论者的价值观是否会影响到理由的有效性?
- ……
问这些问题不是为了抵制和驳倒哪些与我们不同的观点或意见,只为捍卫自己当前的看法是弱势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这样做会让人无法接近真理,也就不会去发扬美德了。相反,我们应该使用强势批判性思维,即用关键性问题一视同仁地质疑一切主张,包括我们自己的主张。提出好问题会指引我们有步骤地关注一个论述的关键点,也就是: 论题、结论、理由、不明确的词义、价值观假设、描述性假设、推理过程中的谬误、证据的效力、替代原因、数据的欺骗性、省略掉的重要信息等。
问对了问题,接下来就是一步一步找出这些关键点了。第一步,我们可以把一个问题归为两类,一类为“是不是”问题,主要讨论的是各种描述的精确确定与否,称之为描述性问题。另一类为“该不该”问题,讨论的是有关事物该是什么样(对与错,好于坏,该与不该)的问题,称之为规定性问题。问题分类能方便我们找出论题和结论。结论是一个人的观点,需要一个或多个理由支撑,论题则是与结论对应的争论点。拿我前两天看到的一段描述举个例:
应该禁止人流广告在电视上出现,现在的青少年都被电视教坏了,他们与异性发生关系根本不考虑更廉价的安全措施,比如带套套,还不如把这类广告换成杜蕾斯的广告呢。
从这段描述我们不难找出:这是一个规定性问题,论题是“人流广告该不该禁止在电视上出现”,结论是“人流广告应该禁止在电视上出现”,理由是“电视上的人流广告会教坏亲少年”。
上面是我把这本书前2章写了一个浓缩版。水平有限,只能做个概要,不能完全还原书中的思想。原书中的例子更丰富,语言更严紧。如果你喜欢这个概要,或者想学习批判性思维,那么建议看看这本书。本书一共12章,后面的章节会循序渐进地讨论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省略掉的信息有哪些,提供的理由有多大的说服力等等问题。
ps:有想看这本书的同学可以私信我,我把我这本书我已经读过的书(旧书)寄给你,邮费我出。虽然是本旧书,里面没有任何字迹、笔记、批注所以不影响阅读。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索取书的同学看完这本书后也送给想看的人。
pps:对于读书笔记,我喜欢用拍照的方式记录书中我喜欢的部分,然后用XMind做出这本书的思维导图,最后把拍好照片的书摘和思维导图放入印象笔记保存,这样方便搜索和后期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参考《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