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22下午,开封中州饭店
杨咏梅老师作为中国教育报的记者,他采访过很多能量高的人物,读过很多书,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深邃的心 ,他发现家庭教育关系着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和和谐。
杨老师已经退休了,在报社接触各行各业的人,有更多的积累和沉淀,对教育有更多的思考及独特的见解,我们到底要怎样教育孩子?什么是好的教育?要给孩子创造怎样的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
活动:
每人准备一张纸,闭上眼睛,折叠三次,然后再右上方撕下一个圆,展开之后,发现每个人的图案各不相同。
青春期的孩子很有个性,自我意识觉醒,有叛逆行为。有人统计,要与家长吵四五十架。
父母每天要与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交流至少15分钟。很多孩子的脾气不好,是因为他们大多在童年没有被善待过。
沟通的三步骤:先听清对方说的话,接着确认他们的感受,最后提出自己需求。这种沟通方式与非暴力沟通非常相似。
每句话都是有能量的,我们要说我希望怎么怎么样,而不是我担心怎么怎么样,担心就是诅咒。各位朋友们,如果给自己沟通打分的话,自评是多少分呢?最低是0分,满分是10分?
青春期如同试卷的期中,我们还有人生的下半场。养成某种习惯,比如以扫地为例吧,15岁养成扫地的习惯要用一年,五六岁用21天就会形成习惯。
答疑环节:
1.孩子沉迷玩手机怎么办?
制定家庭公约,规定在床上想,饭桌上,不玩手机。
2.孩子上高三,家长怎样帮到孩子?
高考的氛围,保持家的稳定,外松内紧,高考只是若干个考试之一。高三的学习任务相对高二要少,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
3.夫妻关系不好的家长,让孩子同床睡。
4.家中的董事长是谁?父亲说话没有分量的,没有地位的青春期的孩子规则由父亲制定。(力量,规则)
5.少讲道理,多练习,学会换位思考,练习提升能力,说正面的、积极的语言。
6.判断欺凌的重要标准是:个人的感受怎么样?我们不能从大人的角度来看,主要看本人的感受如何?
感悟:
杨老师下午讲的主要内容是沟通、语言、情绪。我们每天要听好多的话,要说好多的话,但是我们平时很少有觉察,随口说,随心听,这样沟通的效果不高。
俗话说,听话要听音儿。其实让我们揣摩一下话外音,对方想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很多的人说话比较含蓄委婉、不直说,需要解读他们说话的真正意图。
上午我在会场的前面听讲座,效果特别好。下午的时候坐在最后一排,听课不那么专注,还打瞌睡,怪不得学习的人总是坐在教室的前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