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外经》--营卫交重篇第六十一

《黄帝外经》--营卫交重篇第六十一

作者: 开心农夫天意 | 来源:发表于2023-03-27 00:55 被阅读0次

【题解】

本篇论述营血与卫气皆重之理,结合此论之前雷公之问,实具代表性。如咸谓补血先补气,例如当归补血汤,是否即重卫轻菅,重阳轻阴?雷公对此或有察觉,明知故问,以纠《内经》之偏。

原文

雷公曰:阳气出于卫气,阴气出于营气.阴主死,阳主生,阳气重于阴气,宜卫气重于营气矣。

岐伯曰:营卫交重也。

雷公曰:请问交重之旨。

岐伯曰: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盖有天,有阳气,有阴气。人禀天地之二气,亦有阴阳,卫气即阳也。由下焦至中焦以升于上焦,从阴出阳也。营气即阴也,由中焦至上焦以降于下焦,从阳入阴也。二气并重,交相上下,交相出入,交相升降,而后能生气于无穷也。

雷公曰:阴阳不可离,予既已知之矣。但阴气难升者谓何?

岐伯曰:阴气精专,必随宗气以同行于经隧之中,始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而行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而又始于手太阴肺经。盖阴在内不在外,阴主守内不主卫外,纤折而若虽升实无晷之不升也,故营卫二气人身并重,未可重卫轻营也。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营卫原并重也,世重卫而轻营者,不知营卫也。

【注释】

①阳气重于阴气,宜卫气重于营气矣:强调阴阳平衡,又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亦含交重之义。

②盖有天地:原文为“盖有天”,文义不通,故改为“盖有天地”。

③卫气即阳也,由下焦至中焦,以升于上焦,从阴出阳也:阳气(卫气)由下焦上升到中焦,再到中焦,从阴位上升到阳位。下焦,即脐下的下丹田以及位于督脉线上的尾闾关等关窍和组织结构。由下焦:下焦在何处?形似胞而实为“秘诲”名命官之尾间,包括男女皆有之“胞”,即下丹田。

④始于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之循行,如环而无端,周流不息。本篇论述卫气与营血并重的道理。雷公并非不知营卫交重之理,明知故问,以醒世之学者。

⑤营气即阴也,由中焦至上焦,以降于下焦,从阳入阴也:营气即营血,由中焦化生,上达于上焦,下降于下焦,从阳位进入阴位,形成全身的血液循环。

⑥纡折而若难升,实无晷之不升也:阳气的运行曲折,似乎难以上升,其实却象天星按照晷影运行一样,无时无刻不在上升之中。

【直译】

雷公问:阳气表现为卫气,阴气表现为营气。阴气主管死亡,阳气主管发生。阳气与阴气重叠,应当卫气与营气重叠了。

岐伯说:这是营气与卫气相互重叠。

雷公问:请问相互重叠的含义。

岐伯说:宗气积聚在上焦,营气从中焦发出,卫气从下焦发起。因为有天地,有阳气,有阴气。人禀受天地的二气,也有阴阳二气。卫气就是阳气,由下焦到达中焦,上升到上焦,这是从阴出阳;营气就是阴气,由中焦到达上焦,再下降到下焦,从阳入阴。二气相互重叠,相互上下,相互出入,相互升降,然后才能产生无穷的生气。

雷公问:阴阳不能分离,我已经知道了,但是阴气难以上升,为什么?

岐伯说:阴气精凝专一,必须随着宗气一起运行在经络之中,从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穴开始,行走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因为阴气在内不在外,阴气主管持守里面,不负责防卫外面,运行曲折似乎难以上升,其实无时无刻不在上升。因此营气和卫气,对于人身都是很重要的,不能只重视卫气而轻视  营气。

雷公说:好。

陈士铎说:营气和卫气原来是同等重要的。有的人重视卫气而轻视营气,这是没有认识营气和卫气啊。

【笔者按】

阴阳二气分化人体后天,就成为营血卫气。营阴卫阳,互重互化,生气无穷。命门元气转入膻中宗气,宗气分化成营血卫气,卫气属阳,却屈居于下,便于上行运化。营血性阴,却从上往下,流行于十二经隧之中。二者相互转化,阴阳一体,岂世人偏重于卫而轻视于营呢?

今观世间无知俗人,为满足后天无边奢欲,稍有不谐,便责之为阳虚,便滥用补气壮阳之药,竭泽而渔,搜骨剔髓。实令知者寒心矣!

吾等修真逆天之人,自当明白营卫并重,阴阳互根,绝对不会偏重于一隅而致阴阳失调,气血失和,道不成反而致病矣。

观今天世俗之人,不明白修真之大道,乃自身阴阳调和,气血龙虎交合之道,妄讲养生,或排毒,或壮阳,或补气,等等外道不一而足,读者朋友还记得第一章所说的逆转之道吗?

诗云:

昼夜河图大衍轮,本来营卫是同根。

阴阳一炁分流后,便有人间素女门。

相关文章

  • 《黄帝外经》之六十二《营卫交重篇》

    雷公曰:阳气出于卫气,阴气出于营气.阴主死,阳主生,阳气重于阴气,宜卫气重于营气矣。岐伯曰:营卫交重也。雷公曰:请...

  • 《黄帝外经》——救母篇第六

    容成问于岐伯曰:天癸之水,男女皆有之,何以妇人经水谓之天癸乎?岐伯曰:天癸水,任癸之水也。壬水属阳,癸水属阴。二水...

  • 《皇帝内经》一

    《黄帝内经》为什么以黄帝为名? 在汉代,除了《黄帝内经》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

  • 《黄帝外经》之七十一《风寒殊异篇》

    风后问于岐伯曰:冬伤于寒与春伤于寒有异乎?岐伯曰:春伤于寒者风也,非寒也。风后曰:风、即寒也,何异乎?岐伯曰:冬日...

  • 《黄帝外经》——社生篇第十一

    少师问曰:人生而白头,何也?岐伯曰:社日生人,皮毛皆白,非止鬓发之白也。少师曰:何故乎?岐伯曰:社日者,金日也。皮...

  • 《黄帝外经》之三十一《包络火篇》

    少师曰:心包之火无异心火,其生克同乎?岐伯曰:言同则同,言异则异。心火生胃,心包之火不止生胃也。心火克肺,心包之火...

  • 《黄帝外经》之八十一《移寒篇》

    应龙问曰:肾移寒于脾,脾移寒于肝,肝移寒于心,心移;寒于肺,肺移寒于肾,此五脏之移寒也。脾移热于肝,肝移热于心,心...

  • 《黄帝外经》之十一《媾精受妊篇》

    雷公问曰:男女媾精而受妊者,何也?岐伯曰:肾为作强之官,故受妊而生人也。雷公曰:作强而何以生人也?岐伯曰:生人者,...

  • 《黄帝外经》命门真火篇

    《黄帝外经》命门真火篇 少师曰:命门居水火中,属水乎?属火乎? 岐伯曰:命门,火也。无形有气,居两肾之间,能生水而...

  • 《黄帝外经》之五十一《三才并论篇》

    鬼臾区问曰:五运之会,以司六气。六气之变,以害五脏。是五运之阴阳,即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也。夫子何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外经》--营卫交重篇第六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tn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