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琳 新京报书评周刊
人人都唯恐被时代抛弃。时代这个负心汉一往无前,从不回头。我们试图用新闻记录他的足迹,却被告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时代在加速,对新闻的遗忘也在加速。每个时代却总有敏感的记录者,渴望做更有价值的深度报道,让文字成为独立的生命体。
时代从来不缺新闻,然而任何新闻只是冰山一角。想要看见冰山全貌,必须潜入海面以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新闻写作者,他们凭借令人难忘的非虚构作品,拧就一股“新新闻主义”的写作流派。
撰文 | 新京报记者 柏琳
“新新闻主义”诞生
新闻与文学的联姻
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一译“新吉纳主义”,是20世纪60-80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新新闻主义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将文学写作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活动,并且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这种主张将新闻与文学联姻,对传统新闻报道所谓的客观性提出了挑战。
事实上,英美文学史上不少作家都曾做过新闻记者,比如海明威和乔治·奥威尔,他们很早就开始尝试把文学元素引入新闻报道。“新新闻主义”大致产生于何时,新闻理论界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一说“新新闻主义”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一说其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街头的“嬉皮士”文化。
“新新闻主义”,作为一种依赖“文学写作”的报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的社会氛围的刺激而产生。彼时,美国局势风起云涌——海外,朝鲜战争偃旗息鼓没多久,美国很快又陷入越南战争泥潭;在国内,肯尼迪当选总统并遇刺、性解放、摇滚乐革命与“嬉皮士”文化、女权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和马丁·路德·金的被害等事件,都让美国社会动荡不安,新事件每天都在发生。
与此同时,随着电视普及和多媒介的活跃,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越来越难满足人们对真相的渴望,而作为虚构体裁的小说,更无法及时有效地反映现实的变化,于是有别于传统新闻报道的“新新闻主义”应运而生。
汤姆·沃尔夫《刺激酷爱迷幻考验》(The Electric Kool-Aid Acid Test)1968年版封面。
美国作家、记者汤姆·沃尔夫对“新新闻主义”的形成影响深远,他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撰写此类报导,至60年代末期的小说《刺激酷爱迷幻考验》(The Electric Kool-Aid Acid Test;1968年)是其代表作,描写一群嬉皮士通过吸毒、波西米亚式生活和穿越国家的旅行来寻找自我,这是沃尔夫与其嬉皮士同伴的真实旅行记录,读来却犹如短篇小说,吸引了很多读者。
1972年,汤姆·沃尔夫在当年第12月号的《时尚先生》(Esquire)上详细指出了“新新闻主义”写作者会采用的四种技术:
1、一幕幕场景接场景的结构(scene-by-scene construction);
2、对话全纪录(full record of dialogue);
3、第三方观点(Third-person point of view);
4、众多象征性细节来勾画人物。
而这四种“技术”,都是小说家的“独门功夫”。
1973年, 汤姆·沃尔夫和同伴约翰逊一起,选出21位认同这种写作风格的作家的作品, 编辑了一本《新新闻主义》,“新新闻主义”的称呼由此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新新闻主义》封面。
践行“新新闻主义”的写作者大多文采出众,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认为传统的报道有一种“虚伪”的冷静,无法真实展现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主张记者应该花费大量时间深入采访,记录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或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进入被报道者的内心世界,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作者本人的“主观”想法。
新新闻主义的兴起和高峰的出现,离不开一批美国“记者型”作家(或者称为“作家型”记者)的开拓。杜鲁门·卡波特、诺曼·梅勒、亨特·汤普森乃至盖伊·特立斯等代表性人物的努力,使得新新闻主义写作成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生事物。
《冷血》
“美国有史以来最好的纪实作品”
作者:[美]杜鲁门·卡波特
译者:夏杪
版本:南海出版公司 2013年10月
杜鲁门·卡波特是新新闻主义主要践行者之一,他把文学写作手法和新闻报道方式相结合,创作了《冷血》一书,并创造性地将这部作品归为“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 Novel)。《冷血》的素材来源,是卡波特调查美国堪萨斯州一起震惊全美的凶杀案的记录。
1959年,卡萨斯州的霍尔科姆村,几声枪响终结了农场主克拉特一家四口的性命。不久凶手落网,被判绞刑。卡波特历时六年,根据与被害者的邻居以及在监狱中等待死刑的两名凶犯所作长谈的材料,用纪实+小说的手法,演绎了一场凶杀案的始末。
1965年《冷血》出版单行本后,立刻成为当年美国第一畅销书。这本书被《纽约时报》誉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好的纪实作品”,它之所以引起巨大轰动,不仅因为卡波特用大量细节还原了凶案本身,而在于他对凶手心路历程及其成长经历的记述。
灭门惨案的凶手,是怎样走上了冷血之路?令人震惊的是,凶手之一的佩里根本不是卑鄙的恶棍,而是一个成长路上身心皆受巨大创伤的普通人,即使在监狱里,他也从未放弃对尊严和梦想的热爱。与其正相反,同伙迪克无耻下流,却声称自己不过是个正常人。当我们深入卡波特冷酷而精准的叙述场域,就会发现,生活中“未杀人版本”的“正常人”迪克们数量何其之多,令人不寒而栗。
《夜幕下的大军》
“在小说掩盖、装饰或标志下的历史”
作者:[美国] 诺曼·梅勒
译者:任绍曾
版本:译林出版社 1998年11月
1967年10月美国各种反战力量在全国动员同盟委员会的组织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向五角大楼进军的示威游行。美国作家、新闻人诺曼·梅勒参加了这次游行,并用新新闻主义的手法写下《夜幕下的大军》(1968)——这部作品也为梅勒赢得了国家图书奖以及他的第一次普利策奖。
1970年的诺曼·梅勒。
这本同样被称为“非虚构小说”的《夜幕下的大军》,是典型的“新闻+文学”的组合,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亲自参加的示威活动,称为“作为小说的历史”;第二部分是他身陷囹圄之后根据各种报刊资料,再现反战运动,称为“作为历史的小说”。
诺曼·梅勒在《夜幕下的大军》中向读者展现了60年代美国的政治图景。历史和小说,写实和虚构交织,这也成为新新闻主义的一个高潮。诺曼·梅勒本是小说家,大志在于写“伟大的美国小说”。在其一举成名的代表作《裸者与死者》之后,令他文学声名长期在外的却不是小说,而是非小说。面对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梅勒顽皮地自称为“历史学家的小说家”,而《夜幕下的大军》,则是“在小说掩盖、装饰或标志下的历史”。
《惧恨拉斯维加斯》
关于毒品文化和反叛青年的“圣经”
作者:[美] 亨特·S. 汤普森
译者:经雷
版本: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9月
几十万人的反战示威游行,只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混乱社会的缩影。当时的美国,物质欲望凌驾于精神之上,在年轻人甚至包括知识分子中间,药物的滥用、金钱的奢靡和法律的形同虚设无一不刺激着他们的神经。在这样的情势下,一本反映六七十年代美国“疯狂”文化的非虚构作品《惧恨拉斯维加斯》,成为关于毒品文化和反叛青年的“圣经”。
这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荒诞新闻教父”的亨特·S·汤普森,作为60年代美国著名的记者和作家,汤普森也是“新新闻”的代表人物,《滚石》的头牌作家,美国六七十年代亚文化的重要推动者。在《惧恨拉斯维加斯》中,汤普森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记述了主人公杜克(作者的别名)亲自成为药物上瘾者,体验拉斯维加斯的疯狂。
在写作手法上,汤普森让现实与虚幻相结合,描写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拉斯维加斯的周末,记者杜克和他的伙伴一连串荒诞而愤怒的故事,汤普森试图探寻那个年代里充斥暴力、血腥和混乱的美国社会,如何与天真乐观的“美国梦”渐行渐远。
《摩托党》(The Bikeriders )
来自摄影报道领域的“反叛”
作者:Danny Lyon
版本:Aperture 2014年5月
上世纪60年代,“新新闻主义”践行者的关注目光,不遗余力地投向与美国主流社会脱轨的“在路上”的人群。在摄影报道领域,同样出现了一部“新新闻主义”的作品——来自摄影师Danny Lyon 的《摩托党》(The Bikeriders)。这是一本当年反主流文化的经典之作,首次出版于1968年,它的出版被视为是对当时美国摄影报道领域“生活画报”主流风格的一种反叛。
Danny Lyon当年翻拍的摩托党成员的剪贴簿。图 | magnumphotos
1963-1967年,作为“芝加哥逍遥摩托党俱乐部”的一个成员,Lyon 用“我们”的主语,代替“他们”,对“在路上”的“摩托党”的生活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刻画,他把自己完全浸入在这个题材的拍摄中,自己也成了镜头里的人物。《摩托党》凭借真实而又个性饱满的拍摄和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群颠覆美国商业化主流价值观的人物群像,以及他们粗粝却不失高尚的个人生活图景。
《快件》(Dispatches)
在文学中抵达越南战争的真实
作者:Michael Herr
版本:Blackstone Audio 2009年4月
在“新新闻主义”诸多代表作家中,迈克尔·黑尔是较不为人知的一个,但其代表作《快件》(Dispatches,1978)却是众多越战小说中颇具影响力的一本,《纽约时报书评》甚至称之为“迄今为止关于越南战争最好的小说”,而“新新闻主义之父”汤姆·沃尔夫则认为这本书“足以与描写一战的《西线无战事》相媲美”。
《快件》同样采用第一人称,并运用电影镜头和摇滚乐式的语言,描述了作者黑尔于越南战争期间在越南溪山、顺化等地的随军见闻,特别是1968年春节发动攻势时,身处溪山海军陆战队基地期间,和美国士兵相处的点滴。作品中,黑尔设立了各种“虚假”与“真实”的对立元素,将二者进行强烈对比,揭示这场战争的无意义和无道德,全书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书写美国士兵的言行和心理真实。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普通人身上具有一种更广泛的真实
作者:[美] 盖伊·特立斯
译者:范晓彬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3月
新新闻主义流派还有一位不可或缺的主将,汤姆·沃尔夫称他“开创了新新闻学派”,他就是盖伊·特立斯。尽管特立斯从未用“新新闻主义”或“非虚构写作”等词汇来称呼自己的作品,但后来被广泛运用的“新新闻”写作方式,正式他在20世纪50年代《纽约时报》任记者时首先使用的。
盖伊·特立斯从未想过用新闻去改写时代,他只对匆匆行走在城市中的普通人的生活感兴趣,修大桥的工人,地铁站售票员,《纽约时报》讣告作者、棒球手迪马乔……在他眼中,这些人浑身充满了故事,具有一种更广泛的真实。《被仰望与被遗忘的》收录了特立斯早期的新闻作品,分为三部分,既有写纽约城里无名小人物的奇闻轶事,也有对60年代纽约建造韦拉扎诺海峡大桥的流动修桥工的刻画,更有集中描写镁光灯背后名人真实生活和他们迟暮的英雄光辉的篇章。
特立斯特稿名篇:《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
被诟病的“新新闻主义”?
生活的魔力,在非虚构
“新新闻主义”自发展以来,一直受到质疑,新闻理论界认为用这一体裁进行新闻写作的记者为了追求戏剧性效果,往往会对事实进行篡改加工,从而歪曲真相。
进入80年代后,新新闻主义的发展陷入尴尬局面。随着1981年《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因虚构新闻人物而被收回已经颁发的普利策新闻奖,学界对新新闻主义展开了激烈批评,这种和文学紧紧捆绑的写作手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由于不可抵挡的网络和多媒体的冲击,传统的客观性平面报道越来越不能吸引受众的阅读,却是不争的事实。1995年,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学院开设“创造性非虚构写作”的研究生课程,标志着“新新闻主义”的卷土重来。
进入新世纪,随着西方媒介理论的传播,新新闻主义在中国获得了扩散性影响,深度报道、特稿等体裁纷纷诞生,而盖伊·特立斯的写作,更是被中国很多有志于进行深度新闻写作的记者奉为典范。特立斯在60年代的旧作,在中国记者的关注下,仿佛获得第二次生命。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特立斯擅长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惊奇,用他的话说,“美国的魔力,存在于它的非虚构人物身上”。如果改写一下这句话,也许是——生活的魔力,存在于它的非虚构人物身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