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的起源与发展
相声,民间市井文化的一种,最早在北京兴起,相传事由清朝同治年间的民间笑话演变而成,它的特色在于能够让观众发笑,给人以愉悦之情,主要的表现手段是说、学、逗、唱,它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单口相声(一个人说),对口相声(两个人说),群口相声(三个人以上说)…以前说相声,主要以北京话为主,后来传到了地方,又形成了以适合当地观众欣赏的“方言相声”。
相声初期,艺人的演出场地都是在大街之上,撂地演出,内行人叫“画锅”,就是相声演员用汉白玉的石头磨成粉,用白色粉末画个圆圈,演员站在圆圈里开始表演,也就是在锅里演出,观众看着高兴的往锅里扔钱,也就往圆圈的打赏,演出结束,演员拿钱买米、买面,靠手艺挣钱。
后来,开始有小园子了,观众拿钱进场听相声,但那个时候买的不是票,而是牌子,打比方,今儿下午有六个活儿,也就是六个节目,他买六个牌,观众进场,演员说完一段,现场有工作人员收一回牌儿,如果现场有人打赏,赏钱基本上都归演员,如果台上演员演的不好,或者观众听过这一段相声,有可能他就出门了,你就收不到他的牌了,当看到他喜欢的演员上场了,他再进来,如果节目清完了,观众还有牌儿,基本上都会选择当场退钱,所以这种形式的挣钱方式,的确对演员是个考验,谁演的好,演的不好,到结束一数牌儿就知道,那时候园子里的老板,也会根据演员的表现和现场观众的反应,及时调整演员的演出时间和顺序。
再后来,随着相声园子的发展,都是买票进场,基本上也没有人退票了。记得小时候在广播上和电视上看的相声比较多,以前有档节目叫《曲艺杂坛》,里面的相声就特别多,也特别好听,马三立的《逗你玩》田立禾的《摔三弦》、马志明的《大保镖》、马季《宇宙牌香烟》姜昆的《虎口遐想》等等……一直到2000年,开始听到郭德纲,于谦两位老师的相声,本人彻底惊呆,他俩的相声说是真是全程无尿点,所以,对相声执念就越来越深了。
本人说相声近十年,能力一般,水平有限,但是,一直想把我学相声时候走的坑,躺的雷,给喜欢相声的朋友们分享一下,让相声爱好者少走一些弯路,毕竟喜欢相声是一件开心的事,所以,学相声也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你说呢?
从零起步开始学相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