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独生子女缘故还是天生性格使然,从小儿子就喜欢邀小伙伴到家中来玩。一直以来,也只限于吃完饭小朋友就回家去。像今天这样,“大规模来袭”又集体留下住的还是头一回。
放了学,我赶紧去菜市场买菜。小伙伴们帮小李扫完地一同回家。感谢自己多年从事儿童教育工作,在菜场时脑海里已构思出孩子喜欢吃的菜品。买菜归来,小家伙也正到门口。放下书包,小家伙便看起了电影《龙灵诀》。我便一头扎进了厨房。先来两个点心:蒸一盘甜团子和荸荠。小家伙们边吃边看电影,杨晨宇嘴巴抹了蜜:“胡老师,想不到你厨艺这么好。”我这颗骄傲的心哪!!!没完呢!再给孩子们炸一盘虾饼和鸡柳,杨晨宇又来了:“哇!胡老师,你还会烧烤啊!”“那是,我能着呢!”好了,你们慢慢吃着,我可以慢慢洗菜做饭了。花蛤、红烧肉、丸子、四季豆、花菜……哗,好佩服自己,什么时候我也化身厨娘了。
饭后娱乐时间到,看电视、外星人大战、捉迷藏、音乐会、……说有多疯狂就有多疯狂。20:30三个孩子被叫回家,留下四个坚决要留宿。再看个电影、集体洗漱、集体阅读、熄灯后细碎悄悄话……此刻这些在孩子心中是怎样的感觉??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吗?已成年的我们,有多少人的记忆中是有过这种儿时留宿他人家中并疯狂到半夜的记忆?我想了又想,没有。唯一能想起的是初中与几名同学到化学老师家吃了一餐饭,几年后老师出车祸离开了人世;因为考试,在英语老师家住了一晚,英语老师视我如闺女。集体做客又集体留宿的记忆,为零。
小时候偶尔也喜欢去小朋友家玩,可每个小朋友家的大人都是用嫌恶的语气说:“走走走,出去玩,吵死了。”感觉小时候的我们就是被大人嫌弃大的。曾经未有儿子时在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大体是说:孩子的虚荣心很多时候通过母亲的厨艺来彰显。孩子邀请小朋友来家玩,母亲变戏法式地端出一盘盘美味的食物。小朋友艳羡又满足的眼神和语气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无限神气。其他孩子也会因为阿姨的真诚好客而感到温暖。那时起,我想,我以后也要做个让孩子骄傲的母亲。所以,我仅会的“戏法”也是针对孩子们的兴趣去练的。
平时家中就一个孩子,老李也总嫌他把油又滴在地上、饭又掉在沙发上。今天吃完饭,老李便出门去散步,我双手拍好。去去去,你眼不见心不烦,我们要开始狂欢了。没有了“猫”,“老鼠”们彻底疯了。“真好!最肆意的欢乐也就在这个年纪了。”我心想。由着他们临时瞎组的“乐队”表演节目,由着他们爬上二层小床扮演“排骨”(盘古)顶天立地,由着他们把地上弄脏。脏有什么关系,拖一拖不就干净了吗?
有人也许也会觉得烦,但作为一个母亲,我是这样想的:一个经常带小朋友到家来玩、家里大人又不嫌烦的孩子他的人缘一定不会太差。慢慢的,别的孩子都会喜欢与他相处,这样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又具有领导能力。所以,舍得舍得,在孩子身上同样有效。舍出了我们的真诚与热心,得到了孩子的自信与好人缘。何乐而不为?做了班主任,我也常鼓励班上孩子间经常串串门。不仅可以加深孩子间的感情,顺便让孩子体验体验别人家的氛围,其实对于“招待方”也是有好处的。
嗯,隔壁的窃窃私语声终于停了,孩子沉进了他们童年美妙的梦境里。我也该睡了,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