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译注: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

译注: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

作者: ChenReal | 来源:发表于2023-01-23 08:33 被阅读0次

我们继续聊战国。。这是大秦朝堂上关于国家战略的辩论。这个“大蝴蝶”带来的效应连锁效应使得5代之后的秦国最终实现了大一统。

司马错和张仪一块,与当时的秦国老大秦惠文王一起开会。讨论的主题是,司马错提议去攻打蜀国。张仪投下了反对票,说:“还不如打韩国。”秦王对张仪说:“请说一下你的理由。”(注:①司马错是秦国武将,太史公司马迁的祖先。②背景事件是两个邻居巴国和蜀国相互伐,都想来请秦国帮自己干对方。③关于当年的巴蜀,再多说几句,当年的蜀地并未纳入周朝的版图而是属于边陲的蛮夷之地,占据西川的成都平原建立蜀国与周朝并立。而巴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迁到了东川地区,地盘不断被楚国蚕食,有西迁需求但被蜀国挡道,冲突自然就出现了。)

张仪答道:“往三川之地用兵前,应先跟魏国楚国两个邻居打好关系,并而对轩辕、缑氏两个要塞关口驻军,挡住通往屯留的道路,然后三国来个联合军事行动,魏顶住南阳,楚压住南郑,秦攻联新城、宜阳,兵临二周郊外,声讨周天子的罪过,然后侵占楚国魏国的地盘。到那时周王室知道大势已去,必定会献出九鼎。我们拿到了九鼎,按古书上说的,可以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诸侯不敢不听从,这便是大王您的功业啊!反观现在的蜀国,是西部的边远之地,戎狄部落的聚居地。劳师动众,也成就不了什么功名;占有这地盘,也拿不到什么实惠。我听说:‘争名要在朝堂之上,争利要在市场之上’如今三川地区、周王室,可以看成天下共争的朝堂和市场,是大伙都想抢先占据的肥肉一块呀,但大王您不去争夺这个,返而去争夺戎狄之地,距离成王霸之业不是越来越远了吗?”(注:①文中的三川,指洛阳一带的地区,“三川”其体指黄河(河水)、洛河(洛水)、伊河(伊水)三个水系的交汇。西周的时候关中也有另外一个版本的三川,指的是泾、渭、洛三水系。②九鼎传说大禹治水成功被禅让为王后,将天下分为九州,并铸造了九个青铜鼎象征九州大地。所以当时得到九鼎就象征自己成为天下之主。春秋时期楚庄王打败晋国,还问了周朝的使者,这九个鼎有多重?敢这么问证明他是实至名归的春秋五霸之一。关于九鼎,后续还有故事,秦惠文王的接班人秦武王,举鼎绝膑而亡③战国中期,战国七雄诸侯的实力相对均衡,一国挑几国的情况一般很难发生,所以即便秦国要对付最弱小的韩、周也要联合楚和魏。不像战国初期的魏大杀四方,和后期秦的一家独大。)

司马错说:“我认为张仪说的不对。我听说,想要让国家富强,首先要扩大其地盘;想要强军,首先要让人民富裕;想要成王道,首先要广布德行。以上三者都具备了,王霸之业自然会随之而来。现在大王的地盘还较小人民较穷,所以我建先从简单的入手去做。蜀国,确实是西部偏僻之地,是一戎狄居住的地方,而且内政跟夏桀、商纣时代一样混乱。以咱们大秦的实力攻打蜀国,犹如狼入羊群一般,能轻易取胜。得了蜀国的地盘,足以拓宽秦国的疆域;得了蜀国的钱财,足以让秦国人民富足;约束好我们的军队,不伤害当地的民众,然后对方会服从我们了。虽然灭了一个蜀国,但天下诸侯不会认为我们暴虐;虽然其中油水很多,那些诸侯不会认为我们贪心。这样一举两得,拿到了实惠而又不会被冠以以暴制乱之名。如果按张仪说的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就像捅了个马蜂窝,会变得恶名昭彰,但又不一定能够获得利益,反而承担不义的名声。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很危险的。请让我推导一下前因后果:周朝,名义上还是天下的共主;韩国知道了三川之地不保,必定会把他们二国推到同一阵线,一起共同谋划对策,向齐国赵国求援,还可以跟楚国魏国和解。假如周把九鼎送给楚国,韩把地割给魏国,那大王您就啥也捞不着,反而犯了众怒。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还不如去攻打蜀国更加完美呢。”

秦惠文王听了说:“好!我听你的。”于是秦发兵攻打蜀国,到了十月就把蜀国给搞定了。蜀国的国君向秦王称臣,被封为秦国的侯爵,派陈庄当蜀国的相国。自从蜀归入秦国的版图,秦国就日益富强起来,开始可以吊打山东诸侯。(注:①相比之下,张仪有些急功近利了,秦国虽然成功实施了商鞅变法,国力大幅度提升,能跻身于一流强国的行列,但是没有单挑山东诸侯的实力。不过这一番言论其实也符合张仪的历史人设,本来就是个善于投机的纵横家,喜欢冒险喜欢赌,总是算计着怎样以最小的本获得最大的利,所以当时的情况他劝秦王下一招险棋是很自然的。反观司马错的战略更加稳谋划更加长远,之后的秦国以蜀地作为大后方,源源不断的兵源和粮食,供应到前线,才能够支撑他们持久的往东用兵,不断的将六国的实力消耗尽。秦惠文也是个日光战略当下了错的方案。秦觉得个人始皇一统六国的功绩至少要分1/3给他这位太爷爷。②这位首任蜀相陈庄,到了后来还有戏份。他拥兵造反,最后还是司马错出手,把这事给平了)

相关文章

  • 译注: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

    我们继续聊战国。。这是大秦朝堂上关于国家战略的辩论。这个“大蝴蝶”带来的效应连锁效应使得5代之后的秦国最终实现了大...

  • 古文观止: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论伐蜀》出自《战国策·秦策》。 话说公元前361年,蜀国祸起萧墙,秦国欲趁机出兵讨伐以此扩大疆土,但此时韩...

  • [碎语杂记]资治通鉴之司马错论伐蜀

    继续闲读资治通鉴。司马错论伐蜀的故事,实际是司马错和张仪辩论伐蜀还是伐韩的故事,是秦惠王治国理政的故事。周慎靓王五...

  • 司马错论伐蜀

    想要让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最重要的是投其所好,想要投其所好,就要分析那人想要什么! 公元前316年,巴蜀相攻,...

  • 阅《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

    可鉴者:1.背景:秦王欲趁蜀内乱而伐蜀,韩国兴兵来犯,秦王举棋不定,此文就伐蜀和伐韩双方唇交舌辨,一击中害。 2....

  • 司马错论伐蜀(中)

    《古文观止》第五八篇 换纸方觉爽利 盖前纸洇甚也

  • 司马错论伐蜀(下)

    《古文观止》第五八篇 终于结尾 尚可一观

  • 白话: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争论。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请让我听听你的见解。...

  • 战国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原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

  • 秦统一六国的重要一战: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译注: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yl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