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和几位伙伴出去娱乐,在回来的路上大家聊以前的领导,领导为了检查我们的工作有几次都差一点发现了我们的行踪轨迹。一次是差不多下午6点了,通知大家开会,几分钟的会,说完以后,有同事就问“领导,要不要我们送你回去?”“不用了,一会儿我家人会来接我”。过了差不多半小时,有同事说“这个时候领导应该走了,我们去城里搞点烧烤,搞点活动”,大家走到楼下,向领导办公室看去,窗帘是关着的,灯也是关着的,大家说“领导确实是走了”。可是,等大家走了没几分钟,在单位的一个同事悄悄发来信息,说“赶紧回来,领导还在呢,领导说今天太晚了,她就不回去了”,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急忙在下个路口,掉头。还有一次,经历差不多,大家都以为领导走了,相约出去,结果有伙伴在回寝室还衣服时,发现领导的寝室灯虽然关着,但是却在接电话,活动不得不终止。聊着聊着,我突然说了一句“xxx,那时候也单独出来好几次”,xxx听了我说的话,声音突然高了一些“我什么时候一个人出来过,我都是和那个谁一起出来的”,当时,我顿感我这句话说的不妥,为什么要说别人的单独出来,揭别人的丑呢?
还有另外一件事,是这样的,一次我们也是去开展活动,需要拍一些照片,刚下车,一个小伙伴就跑过来说“今天,你就专门负责拍照了,上次很多人拍,结果不太好,”,
“没事的,大家各拍各的,后面也方便选”
“快进门时你赶紧朝前去拍一张”
“要不你来拍吧,直接点”
“我只是给你建议”小伙伴有点生气地走开了。留下我楞了半天,我才反应过来,我的话刺激了她。虽然,我内心的想法是“你直接拍不是能更好表达你心里的意思,你给我说,我不一定能领会,你给我说,还不如你直接干”,但是传达给小伙伴的意思估计就是“你行,你上啊”。哎呀,时间没有相隔几天,同样的错误,我犯了两次。
鉴于此,我专门写了这篇文章,就是想提醒自己,还是要改造自己“言不过脑”的坏习惯,记住今后生活工作中,说每一句话之前呢,一定要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我有必要说话(发声)吗?没有必要,那就闭嘴;
(2)实在要说话,我说的内容会不会影响到别人;
(3)实在影响到别人,能不能换另外一种方式。
这就是我说的“三思而后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