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烦恼吗》一书中有这么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们不要通过自己解读的想法去跟别人沟通,就是“我猜你是这样认为我的”,预设结论去沟通。没有人愿意先被预设。
我们组有一对欢喜冤家,其中一个是小瘦,个子小小的,特别可爱,体式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她未婚,不太想与人沟通交流,但熟络起来之后,原来她还蛮话唠的,有时候说话也直又快。
另一个则是多肉,她个子中等,孩子一岁多,她的身材微胖,她也属于易胖体质,特别是腹部产后还没得到很好的恢复。
两个人开始就是经常互动开玩笑熟络起来,可就是熟练起来以后,互相拿对方欠缺的东西开玩笑,比如:你说我胖多肉,需要多练减肉肉。我借着开玩笑说你矮和瘦。
本来就是多肉一开始就老是强调自己胖,来这里为了瘦,所以大家都迎合她说:“你又瘦了”,一旦有什么能瘦的好方法,大家就会觉得她很合适参加,但当我们第一时间说合适她的时候。她却觉得难道我真的这么胖吗?
所以一个人她越是在乎的点,越是纠结,容易错误地解读,“你就是这么认为我的”,容易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不希望被定义,首先不要自我定义。
如果连自己都这么认为,我就是怎么样的,那么别人怎么说,你都会说服别人我就是怎样的。
一旦别人因为你说的话,以后这方面第一时间想到你,那么你又不乐意了。
有这么一个词:“说多错多”,所以我尽量是能不说就不说,免得说多了引起误会。
所以能多说的是赞美的话,毕竟谁都希望得到赞美和认可。
小玉,她明明身材高挑,但她却觉得自己太高大太壮,没自信,但她却是跟小瘦比。
明明是两个很明显的身高身材都悬殊的人,没有什么可比性,为什么非要一起做比较呢?
她说她的不自信不知道来自哪里。在我看来,她应该多关注自己的一些优点,比如她的气质很好,她的长发很美,她的身材高挑和她先生很般配,等等。
这里让我想起我之前写过的一个话题:“人生,从不被定义”
如果你不随便定义你自己,那么没有得到你的认可,别人也不能随便定义你。
那些自己太过在意的东西,不妨藏起来,你不说,可能别人还没有太留意,并不觉得有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