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这种愚笨的人,对自己的认知好像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才会逐渐变得清晰。也许是清晰吧,也可以称之为某种僵化的东西?不过我已经不觉得这是贬义了。
寒假去大汪家,只是引起了我对职场的兴趣。但年后跟我姐住了二十天,才让我觉得自己应该承担起某种责任。很奇妙的感觉,在家里是被娇生惯养的,一回家就可以比在外更加无法无天,姐姐回家后我依然可以做被让着被宠着的那位。再加上我不爱外出,所以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孩子,因为一直在家里被父母惯着。
以前上的兴趣班,接触的也都是小孩子,我完全不把自己当成大人。虽然一直喜欢和老师聊天,但很多时候都只是在向大人寻求某种疑惑的解答,也许思想上会因为和这些成熟的长辈聊天而同样变得成熟,但行为上,我还是小孩子。并不是说小孩子就如何如何“低级,而是说我本应该进化成“高级”形态了呀。
不过我也不是在说跟着姐姐学到了什么。姐姐说:只有经历了一个人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才会内心真正平静。
得了吧,对于这种出于个人感受的“只有”句式,十有八九都是错误的独断论。(所以在此基础上,我拒绝各种名人事迹,最讨厌看的文学书应该就是人物传记类的了。能成大事的人不看这些书照样成大事)
那我还可以跟她说:一个人要是没有经历独自在房间内看够几百几千几万本书,是不可能内心平静的。
没必要。
虽然每天在姐姐那里都是自娱自乐,但我确实,摆脱了与我三观不同还在那儿自作聪明的父母的纠缠。就这么说吧,在劝导我的人没有成为我觉得是完美的人,我不会接受他们的劝导。拒绝狭隘的目光审视和道德判断。
但我的直觉挺对的。从小就想要体会各种工作的体验。我觉得我可以学到很多。愚钝的我以后要接触不同的环境变得更高级。靠自省基本是不可能的,主体间性还是很有道理的,没有他人,何来自我?
线下课真好,我要把学习当成工作
工作与热爱并不冲突
我要对我的学习成果富有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