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采购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工作离不开核算供应商的报价,而核算报价离不开的又离不开设备折旧? 不知道您是否遇到过以下困惑?
1.不知到固定资产的折旧基准是哪个好? 是购买固定资产时候的价格吗?还是当前的账面价值? 有不少的老采购和我交流,他们经常会说,其实这家供应商的报价不便宜,其实的他们设备折旧已经折完了,现在每个小时还要报那么多折旧,好像自己吃亏了一样,请问,有这种想法对吗?
2.关于折旧年限,通常大家的说法有两种,通常是对于这种机器设备通常的折旧年限是5年或者10年,其实为什么是5年或者10年,他自己也不清楚,都是师傅带徒弟带出的,师傅的师傅不知道的事儿,徒孙当然也不知道。还有一种说法事,税法的多少条多少条有规定,这种设备的折旧应该事多少年等等,这样有道理吗? 只是因为地税局有要求,所有年限在12万以上的个人,都要申报所得税, 他就有义务把他的收入甚至收入的构成和你分享吗?你又不是税务局?
3. 设备折旧完成后,再报价的时候,供应商是否可以继续计算设备折旧?当然,税务局事不允许企业这样做,因为折旧都会记到费用中去,虚增了成本,最后也就要少交所得税? 就好比,你花30万读了一个MBA,在你毕业后,前一年已经多赚回了你的投入,是不是从第二年你就调回你读MBA前的工资水平,因为你的本钱已经收回来啊,显然不可能。
4. 关于计算折旧额的方法,除了年限,还有其他又更特定后者更具体的计算方法吗?
5. 供应商的折旧年限,报给客户的和报给税务局的,必须一样吗? 显然不是,一个事以合规为根本前提,容不得半点马虎,另外一种是以博弈为前提的,追求的牺牲别人,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目的不同,背后的动机不同,其报价年限当然可以不同?
6.关于折旧额,如果我们计算出了,年度或者月度折旧额,在把他们转化为小时后者分钟折旧额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7天24小时,还是5天8小时,我们知道这里差异还是蛮大的,你是如何说服你的供应商还是你的老板,还是用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答案,根据行业情况,大家都是这样做,还是来来一个,可以看看供应商的所在行业的标杆企业的财务信息,看看他们是折了多久。其实没啥太大价值, 给税务局看的和给客户看的,又很多理由可以不一样。
以上几点,大家可以多思考下,说不定会又意向不到收获哦,我主要给大家说以下两点,以期望能抛砖引玉:
1. 关于计算折旧额的基准,如果对于买卖双方报价或者核价用,肯定不是历史支付的实际采购成本,更应该用重置成本,也就是我在市场买一个一模一样的或者同样功能的,应该是多少钱。
2. 关于折旧年限,当然可以用年限,当然如果可能,不放把他转化成工作量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