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满纸唐诗宋词,自己却没文化
文化是书法的根,很多人今天来个“上善若水”“博雅达观”明天再写个“开卷有益”“真水无香”。书法写得是遒劲刚健,但是书家们知道这些词的出处、更深层次的含义以及现实意义么?
2
遍地都是“书法家”,却找不到自己的家
“书法家”这三个字,不仅代表了会写毛笔字,真正的称之为家的书法大师,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有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境界。而不是整天嚷嚷我是学王羲之、苏东坡、米芾、赵之谦的,却完全没有自己的风格。
3
满街都是书协会员,却少有经典佳作
中国现在有数万计的书协会员,你说你对书法有多么高深的领悟,为啥不著书立说、流芳百世呢?很多书法家,让他们写字,那是挽襟提笔、跃跃欲试,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但问问大家:写过什么正儿八经的理论文章,谁敢站出来?
4
到处都是江湖大师,却撑不起一个家
会写几个毛笔字,今儿找各大媒体做宣传,明儿东拼西凑出本书,还非把一些书法名人拉上,事先也不跟人家商量商量?喜欢书法无可厚非,但必须理智,自己掂量掂量自己有几下子三脚猫功夫。这些钱省下来,给家里老婆孩子、父母置办点东西,自己多买点文房用品下下功夫临临帖多好,您非要“扶贫”,你说谁有啥办法?瞎子都能气冒眼珠子。
5
天天都是创作出新,可就是不临帖
有些吃老底的书法家,守着二三十年前的底子不再前行,倚老卖老,尤其是那些江湖大师们,每天绞尽脑汁创作、出新,美其名曰:符合新时代的书法、道家、禅学、武术学、厚黑学…创新一定是在嚼透古典以后才能谈的事儿,传统都不会,创啥新哪?走还没学怎么地道呢,就要玩马拉松了。不管是什么真假书法家,还是少叫唤、多临临帖吧。
6
人人都是书法家,书法学者却一个不见
书法写得不错的在民间确实不少,可在当今地方书协里真正写的好的却极少见。心态不对,整天忙着和一些书法大佬拉关系入展,入展了、获奖了就开始四处奔走,真正留给自己研习书法的时间根本没有。这种状态如果真出了大师才真正奇怪!真正的大家首先是学者!
7
满纸的《心经》,却少了心性
书法家往往对《心经》都情有独钟:“一看落款:沐手抄经... 佛在心里,不在手上。”佛是心性,不是手上的细菌。或者经常写《兰亭》,心里真的有魏晋人的风流、风韵与风骨么?
8
字字都是“真情流露”,却没有灵魂
书法之所以“神”,是因为她是艺术家性情表达的载体。但现在却有很多人为了迎合市场、迎合某个群体,整天写的东西甚至连自己都感觉乏腻,但却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这不就是瞎子得眼病——怎么治?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