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上了高中,发现没办法像初中一样稍微一努力就考高分,于是情绪崩溃无法上学,回家就没日没夜地玩手机,自暴自弃。
这些孩子在幼儿时期,几乎都有一个“卑微付出”的妈妈或者其他养育者,无微不至照顾孩子,跟孩子共生。妈妈卑微付出,孩子则不断操控妈妈,妈妈忍受到极限时就情绪崩溃,打骂孩子。妈妈不断在“卑微付出”和“情绪失控”之间轮回。
这样附体育儿,等孩子上了小学,肯定也能自己擦屁股、自己喝水了,那些对妈妈的操控似乎自然淡了。妈妈觉得是年龄原因:三四岁还小嘛,不懂事,五六岁自然就好了。
事实上,孩子并没有好,附体育儿导致孩子缺乏现实边界感,这种心智的迟滞,长大后会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跟同学容易起冲突,没有主体性去主导自己的学习安排,如果不喜欢某个老师这门课就学不好等等。
一些现象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不等于就变好了。比如一位来访小时候经常肚子疼得死去活来,长大后彻底不疼了,是病好了吗?不是,是麻木了,变成了更严重的问题。
真正的好转修复,要么是父母改变,厘清边界后,孩子会修复自己的心智;要么是孩子长大后持续地自我觉知,改写脑回路。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自动变好这种事儿。
亲们好!一天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