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片段(课程内容)
来自课程:7大工具唤醒内驱力:从被动到主动,让孩子自主学习
主题:孩子学习不主动,设定目标有方法
疫情期间,各家都在家上课。有几家家长组成了“互助打气群”,结果没几天就变成“吐槽出气群”。一位妈妈说,在家学习刚开始的时候,她给孩子精心拟定了学习目标和每天时间表,语数外、读写背,一三五、二四六。孩子也答应了,可真到学习的时候,不催不动,催也不一定能催动。不学习母慈子孝,一学习鸡飞狗跳。为什么孩子的主动性这么差呢?
另一家的孩子比较小,刚上一年级,爸爸给他定了每天一页纸的练字计划。但只有第一天完成了,后面每天都是半页、几行。他老爸说,写不完就不准起来。结果,看孩子坐在那儿磨屁股,愁眉苦脸,老爸又生气又心疼。
所以,当我说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要从定目标开始,有些爸妈会说,“我已经猜到我家孩子看到这样的目标后的反应了,没用的,我家孩子不吃这一套,还得我逼着他、催着他……”
确实,从很多父母的经验中,很少有给孩子设定了一个目标,孩子会欢呼“哎呀,太好了,我有一个目标了,我有奔头了,我有方向了……”。
你以为这是他讨厌定目标。不是的。他只是讨厌你定的目标。关键就在于怎么跟孩子沟通目标,有三个要点:
第一点叫自主性。让孩子感觉到他对目标有选择权,叫做自主性。
第二点叫胜任感,让孩子自己感觉到我是能做到的。这个目标我努力一下是能做到的,而不是觉得太难、太累、太恐惧。
第三点是强调价值感,就是实现这个目标能有用。学习有什么用处呢,不要说得太大太远,一般是能对家人起到帮助,或者增进我和某人的关系。
我解释一下跟孩子沟通目标的这三点
第一点,自主性,自主性的关键是尊重孩子。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其实道理并不难理解,就是如果你去上班,领导把你叫来,扔给你一个表,说我给你订了今年的目标是这样,你要是能完成的话,那么奖金是多少,要完不成的话……你也会觉得很不舒服,对吧?我们给孩子目标的时候,却往往会忘记这一点。
我家也给孩子定了学习计划,但定计划之前,先跟孩子讨论了学习目标。最开始我拟定了一版学习目标征求意见稿,拿来跟孩子一条一条地讨论,删减、增加,调整、谈判。
比如他的英语阅读,他是用一个ipad上的英语分级学习程序,叫RAZ-Kids。我开始给他拟的目标是10天从O级升到P级,因为我记得他从M级升到N级好像只用了一周。但是道道说他的英语除了这个还要背单词,还要读小说,我们就改成14天从O级升到P级。
那是不是因为孩子大了我才这样呢?不是的,从他四五岁起,我很多事情都会跟他商量讨论。
你说,全都由着孩子的意思,他会不会把目标定得太低。这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你们是商量讨论啊,涉及到说服,算账,必要的时候会有谈判。你们是平等的,并不是要么你说了算,要么他说了算。
第二点,胜任感。胜任感的关键是难度调控。重点是让孩子觉着这是我努力一下能实现的目标。我们有一位好父母在线课的妈妈,说她家定目标的问题,就是老觉着这事对孩子来说不难啊。一天30道数学题,不难啊。一天背20个新单词,复习旧单词,不难啊。一星期写两篇作文,不难啊……然后发现,其实孩子已经抗拒了,已经恐慌了,他心里边不相信自己能做到。
我说对,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是,学习发生在他现有的程度往外走一步两步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学习区”。但如果走得太远了,离他现有的程度太难了,就到了孩子的“恐慌区”。恐慌区是学习的敌人,如果你给孩子谈目标时,没有注意到孩子认为这个目标是合适还是太难,那就相当于你成了敌人的帮凶。他看到那个高不可及的目标会恐慌,从而见到你也会恐慌。
让孩子有胜任感的最好办法,不一定是降低难度,往往是分解目标。比如,一位二年级的孩子,特别怕写作文,那么目标定“三天写一篇作文”是在他的什么区?
恐慌区。那么你把目标订成“一周写一篇作文”,他就有胜任感了吗?不是的,还是一想到写作文就难受。你给他分解目标:第一天攒素材,关于这个作文题目你能想到的任何东西,写到卡片上。第二天串草稿,就是把前一天写下的素材组织连贯,成为草稿,这个草稿是说出来的还是写出来的都可以。第三天写作文,其实只要把想好的稿子落在作文纸上就行了。这样分解之后,第一天的目标我能做到,第二天的目标我能做到,第三天的目标我能做到。胜任感就这么来的。
第三点,价值感。价值感的关键在他人需要,或者能促进关系连接。
数学每天要完成30道题。为什么是这个目标?或者说,这个目标实现了能怎么样呢?似乎你只能说,这样做题多了,考试能得高分,以后能进好中学,再以后能进好大学,再以后能找好工作……对十来岁孩子来说,“以后”跟“无穷远”是没区别的。所以,这个目标的价值感就体现不出来。
数学每天要完成30道题,然后出一页题考爸爸。这样的目标,就有点我们说的“价值感”了。——你做30道题,才能熟悉今天内容的题型,才能出出题来,才能考爸爸。靠爸爸这件事,增加了关系连接,这就是价值了。
学英语有什么价值感?可以在母亲节给妈妈写一张英文卡片,可以给奶奶翻译杂志上的英文单词。读了英文故事,可以讲给妹妹。
学跆拳道有什么价值感?我儿子学学跆拳道,两年多了,至今热衷不改,每周三早上都会提醒他妈妈“今天晚上有跆拳道课,别忘给我带衣服!”……他的热情怎么能够持续这么久呢?最重要原因是,他爷爷每隔几个月见到他,都会问 “你学了什么新招式?赶紧教给我!”然后爷爷就很认真的跟着学习。
这样,孩子学跆拳道不是为了过级,那个黑带、红带、蓝带对他没意义不是很大。他是为了教给爷爷,这个过程让他很有价值感。爷孙两代人,原本共同语言不多,但靠着这个增加连接,关系更紧密了。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想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要从定目标先开始,定目标的过程一定要注意跟孩子沟通目标,有三个要点:
第一:自主性。也就是在定目标的时候要尊重孩子,而不是父母高高在上,和孩子平等沟通,商量和讨论出合理的目标。
第二:胜任感。主要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努力一下就能够做到的,让孩子不会感到太难,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去分解自己的目标。每完成一个分解的小目标,可以让孩子有胜任感。
第三:价值感。就是让孩子觉得实现这个目标能起到什么作用,通常是他人需要或者是可以促进与他人的关系。
A1: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这次因为疫情,孩子的假期拉长了很久,所以为了让孩子每天不荒废时间,给孩子制定了一个目标就是把小学必备的70首古诗每天学一首进行打卡,和孩子商量好了,每天一首,但是经常有时候有些难得古诗会导致一天下来学不会,或者有时候因为他自己效率太低了,总是想多玩一会儿,最后晚上睡前最后一刻逼着学完了的。之所以孩子的主动性会减退,是因为和孩子沟通目标三原则我们只做到了第一点,关于胜任感,没有去和孩子一起分析古诗有时候一天背不下来的原因,其实可以去分解一下一天一首古诗的目标。比如,上午学两句,下午学两句,傍晚复习一遍,晚上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一天一首古诗的目标了。其次是价值感,他觉得利用这个假期把小学要学的70首古诗学完,到时候小学就轻松了,就有更多的时间玩了。
A2:规划应用
目标:为了激发儿子识字的主动性,决定找个时间和儿子聊聊一起制定一个识字的目标。升入小学一年级能够轻松点,
行动:定目标的过程中和孩子沟通的三个要点:
第一:自主性。和孩子商量、讨论,如何在进入一年级后能够轻松读题
第二:胜任感。有专家说入学前至少要认1200个汉字,这样告诉孩子可能会让他很有压力感,可以目标分解到每天一个小目标,比如每天认识一个字。
第三:价值感。让孩子让自己认识的汉字觉得有价值,比如,可以下次等爷爷来的时候把认过好汉字念给爷爷听,或者可以在亲子阅读中让孩子自己找自己认识的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