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当下的国人没有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就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其实不然,今天就聊聊信仰。
活到四十岁,我才确定自己的信仰,不是盲目的求神拜佛,也不是跟风去信什么基督教,有宗教信仰的人未必有信仰,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可以有自己的信仰。
一个身披袈裟的僧人握着手机四处敛财,口口声声贩卖仁义道德,我不相信他是有信仰的人。一个乞丐身无分文,却愿意把仅有的面包施舍他人,我相信这就是他的信仰。
信仰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信念,一种带给自己力量的精神价值,它是无形态无结构的,它让你去相信比生命还重要的存在,可以指引你在迷茫时照亮前路的方向,是可以超越个体无限大的精神空间。可能无法印证,但你又无比相信,你愿意为此摒弃负面情绪,坚定未知的前路,这就是信仰。
我曾被朋友嘲笑,说你的信仰是什么,信佛?初一十五不吃肉?我笑而未争,因为我知道倘若争论,必惹口舌。我其实不算虔诚的佛教徒,只有初一十五食素,而没有全素,是因为我还是个杂食凡人。意识到众生平等,畏惧死亡,从本体上,我们都是一样的,不分物种。初一十五两天食素不过是警醒自己,常怀慈悲,常省自身,常存善念。
我为什么念经?每日诵经佛号108遍,莲花生大士心咒108遍回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和累世的冤亲债主,不是迷信,是我相信因果,相信智慧,合掌时放下傲慢,谦卑地表达对万事万物的尊重。而诵经也不是炫耀或执迷,单纯一个人在日复一日中磨炼心性,求平静求安宁。
我认同佛教的因果、舍得和众生平等。也认同基督教爱是恒久忍耐更是恩慈以及自由民主和道义。我更认同伊斯兰教的顺从,和平,我即是神。历史至今的宗教的核心价值都是从善,真爱,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而我们也可以不信奉任何宗教遵从内心,形成自己的信仰,只要是你认为对的,无论是否利他或个人主义,美好且向上的品质,都可以成为你的信仰。
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相信神灵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相信神明,但他是有信仰的,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但要求是他要放弃自己的信仰和宣传,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一生毫无意义,还不如死去。他为了自己的信仰付出了生命。
我喜欢这句话,我心里有场海啸,月亮知道,山鸟知道,但我静静的,没有让春风知道,也没有让神明知道。
这一生或许神明不佑,星辰晦暗,只要我够坚定,光和救赎就在。换句话说,山高路远,看世界,也找自己,只要我爱这人间,我的信仰就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