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和我的家乡》,挺值的

《我和我的家乡》,挺值的

作者: 二月兰的青青牧场 | 来源:发表于2020-10-08 14:22 被阅读0次

    这个假期,电影的姐妹篇纷至沓来,尾随《哪咤》的是《姜子牙》,《我和我的家乡》接力了《我和我的祖国》。

    这些影片,连叙事方式都是类似的,《我和我的……》则一模一样,由知名导演执导的五个单元组合而成。

    这样的影片是不是会成为一种趋势?明年会不会还是这样的系列?不怕观众审美疲劳?……好奇宝宝我疑问颇多。我当年做班主任搞中队活动,这种版块方式,多管齐下,短平快,效率最高。拍摄这样的影片也一样吧?

    《我和我的祖国》是以时间为轴,选取重大事件进行的宏大叙事;《我和我的家乡》则贴近大地,着眼于每一个个体的视野呈现,他们有北京好人、农村发明家、治沙人、乡村教师、基层干部。前一部是重温历史时刻,后一部则接地气,关注家乡的发展、家乡人的情感。

    最不喜欢《天上掉下个UFO》,实在太喧嚣,太俗气,没有丁点留白。无论文字,还是电影这样的有声语言,都应该有张力,有弹性,有共鸣,允许思想有旁逸斜出。撑得太满,给人局促之感。看这个单元,我嫌配乐太刺耳,嫌角色语言太程式化,也嫌不能快进一些。陈思诚,应该思变啦,改变一下自己的选角和叙事的方式,兴许就有新的惊喜呢,难不成还准备将“唐探”进行到底?

    最喜欢的莫过于徐峥的《最后一课》。去年的《夺冠》,他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用一根永远调整不好的天线,再现了上海弄堂里集体观看女排比赛的年代记忆。

    谁没有这样的记忆?晚饭后,电视机已经搬到了屋檐下,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也围满了,可是电视偏偏不配合,或飘满了雪花,或闪烁着条纹,还发出滋滋滋的声音。急得额头冒汗也没用,拼命转转天线也没用。哈哈,太有代入感啦。整部影片中,要说演得最好的,那个小男孩也能榜上有名吧。《北京好人》也不错,无论医保话题,或是葛优等角色,都极容易引起人共鸣。

    《最后一课》呢?一样温情动人,一样有代入感。漂泊瑞士多年,虽依然从事着教师职业,但在思绪紊乱的范老师记忆里,拼凑而成,最终定格的却是自己扎根教了十年书的山沟沟,是自己在那上的最后一课。

    为了疗愈老父亲,儿子与老爸的那些学生联合起来,要复原当年的教育场景,给老范提供上“最后一课”的场域。

    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序幕。那脸红脖子粗的争论场面,那鸡飞狗跳的准备场景,那父子母女齐上阵的热闹与慌乱,那紧紧尾随的忐忑队伍……哪一幕不流淌着师生之间、故乡人与游子之间浓浓的情谊?他们无法忘怀,是老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撑起了他们的未来。纯粹的年代,温情的复盘,一切皆有可能。

    站在课堂上的老范似乎正青春,他仿佛真的回到了九十年代的课堂,站在撤校各并的历史时期,翻看着当年的笔记本,唤着当年那些孩子的名字逐一叮咛再叮咛……可场景可以复制,学生哪儿能够完美拷贝?他依稀发现了差异,过去的不断重现,现在的混乱在眼前,同样混乱的是他的思绪,他按图索骥寻觅着过去的踪影……

    看这一单元,我的脑海浮现的也是那时的学校,那时的学生,那时的点点滴滴。石家桥北面坐落着我的母校石桥小学。曾经是庙宇之地——学校异地兴建之后,现在已经修建成庙宇了。那时候,每到初一、十五,学校外香火旺盛,轻烟袅袅透过墙缝钻进教室。走在校园里,一不留神,没准校门口的条石上,正有人虔诚地朝你磕着响头……这一切,当年也是见怪不怪。学校与民居比邻而居,村与校结合得那么融洽,相处得和和睦睦。人与人之间,即便是师生之间,现在恐怕也再找不回当年的那份深情或纯粹了。

    兴许是职业缘故,也兴许是个性使然,特别理解《回乡之路》中的乔树林这一角色。在社会的最底层打摸爬滚打,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依旧有一颗不认输的心。那么,他一定是谦卑的,是好面子的,他也便会为此粉饰自己,不愿意流露真实的自己,他也不愿意放弃可能有的机会。于是,他显得喋喋不休,喜欢表现自己。事实上,他却是敦厚的,是憨憨的,更是傻乎乎的。因此,他才能那样笨笨拙拙地,坚持着精明人绝不会坚持的事业。而通过一个孩子的口来揭秘真相,恐怕也是最好的方式,没觉得多么突兀与别扭。

    《神笔马良》也是温馨浪漫的,整部影片以此收束是合适的。妻子秋霞以为自己的老公马亮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进修学习,孰料他瞒着自己去家乡当书记,以天地为画纸描绘着新农村的蓝图。这,太契合这部影片的主题啦。沈腾马丽搭档更是笑点频频,挺符合双节的欢乐气质。

    《我和我的家乡》,挺值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和我的家乡》,挺值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fh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