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说“阅读能改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想要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就必须阅读。”
毋庸置疑,阅读可以让我们打破时空的局限,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但是,我们真的会读书,善读书吗?是不是读了很多书,却感觉完全记不住用不上?那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将阅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呢?
我推荐后浪出版的《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本书,这是一本用大量的书和实例讲解自己是如何做笔记、如何牢记书中到内容,以及如何将书中到内容付诸行动的书。
《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大岩俊之,1971 年出生,Role Job法人,研讨会培训指导。在走向独立创业的道路上,他发现了“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的观点,于是开始尝试一年间阅读300本以上的书。
他在学习各种速读法的过程中,逐渐达到了所有速读法的极限,因此致力于开发谁都能掌握的、并且绝不会遭遇瓶颈的读书法“速读书”。2013年起,成为指导教学的讲师。
大岩俊之一再告诉我们,读书不是读完了便了事,一定要转化为实际行动。这里我把全书梳理为三部分,内容分别为:
一、利用阅读技巧集中精力收集信息
1、阅读一本书前,我们要清楚,这本书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哪方面问题,然后,阅读过程中,在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带着问题读书会提高阅读效率。
2、平时阅读时,大都忽略了书的序言、目录、后记等。但恰恰这部分是最不应该忽略的,因为序言部分浓缩了全书的要点;目录是书的全部内容,就好比是一个公司中的组织架构图;后记,也叫“跋”是作者写书后的感想、总结,以及对相关人员的感谢。
3、一本书中的内容符合二八法则,其中重要的部分在20%左右。
那我们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可以尝试从这本书的三分之二处开始看,因为这部分也是书中精华部分所在。对阅读中出现的书前部分的问题可记录下来,等到读完这部分后,在带着问题从书开头略读。
4、阅读时要在书认为重要或不理解的地方划线、做标记、贴标签等方法标识出来,为以后回顾这本书的内容及做读书笔记用。
信息收集是信息得以利用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构建自己的丰富信息素材库,以便我们随时调取。
二、利用笔记,把信息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1、因为人类大脑的构造原理就善于忘记。所以,利用笔记对书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加深记忆。同时,还要定期的对书中的重点部分反复阅读,强化记忆,使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制作读书笔记,首先要写上基本的信息,如书名、作者、笔记制作日期等。然后,是具体制作步骤,分三步:
①、直接摘录部分书中内容;
②、摘要,分项罗列;
③、自己读后的感想;
3、思维导图法,这是作者大岩俊之推荐的方法。股神巴菲特、比尔盖茨等名人也都非常推崇的方法。它的优势在于,能体现一个问题的多个层面,以及每一个层面的不同表达形式。下面这张图是《实用性阅读指南》全书的思维导图。
把收集到的信息通过笔记形式进行整理、制作,最后以视觉化的思维导图呈现出来。
这本身是一种输出过程,我们还可以采用复述的方式来输出,过程中加深了对书籍本身的理解。这让我想到了费曼学习法(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用小学生都能够听得懂的词语和概念来教授,也就是以教为学。他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将一个个的知识逐渐内化为我们所用。
三、设立目标,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1、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过:“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读完书,要制定“行动目标”行动起来。通过行动来践行书中的知识、技能,进而将这些转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能力。“行动目标”设立的关键在于要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
2、设立目标还可以采用SMART法则
Specifie(具体的)、Measurable(可预见的)、Achievable(可达到的)、Realistic(实际的)、Time-bound(有期限的)
3、通过听觉、视觉、体感去感受和想象目标达成后的样子,促进自己“马上行动”。
**
4、要明确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及时纠正与行动目标之间的差距,并进行填补。按《实用性阅读指南》**里面教授的方法,开始付诸于行动。
《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分享完了。哦,这里强调一点,作者大岩俊之说“知识,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发挥效果。”我已经开始行动了,你来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