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想去赶海,秋天要去打板栗,春天就惦记着去挖笋,陈先生时常调侃我,说我上辈子不是个渔夫就是个农民。那又如何?我就是喜欢享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挖笋的事情我从前年念叨到今年。每每出去爬山遇见大片大片的竹林我总要念叨一遍,啊,不知道有没有笋啊。可是因为竹林都归村庄管辖,凡是能上山的地方都用油漆刷上“严禁挖笋”的字样,所以我也只能作罢。
前几天无意得知我办公室里一位同事居然是附近村里的人,于是便怂恿着她带我们上山,今日终于成行。
驱车驶过弯弯曲曲的盘山路,道路两旁尽是倔强生长的野花野草和各种新鲜蔬菜,黄色的油菜、紫色的扁豆、翠绿的野芹菜......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模样。
行驶至同事住处,我们便停了车,徒步前往。
我们六大五小有说有笑地在乡间道路上穿行:两侧的房子前停驻着一些老人家,他们坐在藤椅上,手里择着菜,嘴里唠着家常;路上散养的鸡群追逐嬉闹,时而有过路的小土狗停下来,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些外来人。
乡间的空气是清新的,自由的。
走了十几分钟,道路便越来越窄,坡度也渐渐陡了起来,然后水泥路消失了,变成了石板路。我们终于上了山。
山道不宽,大约1米左右,可供三人并肩行走。不是旅游景点那种平整的石阶,而是由大小不一的石板铺就,倒是更富有野趣。
山道左侧是沟壑,右侧是竹林。
不知谁先叫了一声,“有竹笋!”我们一群人便欢呼着簇拥了过去。来到近前,就看见一株底盘直径约为12厘米的小竹笋从土里弯弯地探出头,棕色的笋衣上长着密密叠叠的绒毛,顶尖直愣愣地竖着几片绿叶。我们就地捡了一根竹片,就在它周围挖起土来。竹笋露在外面的部分不多,土里却埋得格外的深,我们挖了许久,挖到许多盘根错节的根须,却始终不见头。后来一位爸爸用双手掰住它,左右晃荡了几下,然后猛地一拔,才将它拔了出来。
孩子们兴奋地围了个圈,一层一层地剥去笋衣,露出光洁细嫩的笋芯。
第一颗竹笋采摘完毕。
此后,我们仿佛开启了竹笋雷达,目之所及都是竹笋,欢呼声此起彼伏。
有的竹笋长得甚为雄伟,露出地面约有5-60公分,底盘处成人十指无法合抱。这种笋最好采,用脚在底部蹬上几蹬,就会断裂。有的竹笋只冒出地面一个尖尖,需要挖开周边的土,才能把它刨出来。
我们往常只见过超市里的竹笋,何曾自己挖过,直觉竹笋越大越好,看到后面,甚至不屑去挖只冒着小尖的笋宝宝了。可是后来经旁人指点,才知道那些大笋是即将长成竹子的,根部都已经很老了,并不适合食用。我们又后悔又惋惜,那些竹笋长在山林间许久,即将蜕变成竹,却被我们这些不识眼的挖了去,白白失去了变成竹子的机会。
突然,我也能理解那些村民为何不允许外来人挖笋。怕的大概就是我们这种不识货的,白白糟蹋了这些竹笋罢。
幸而我们发现的早,后来也挖到了一些鲜嫩的小竹笋,里面还有村里人最爱的“黄芽头”。我们就地剥去厚厚的笋衣,用袋子将竹笋装了,开开心心地提下了山。
竹笋不贵,超市里大约也就是几块钱一斤。但是这份挖笋的经历却很珍贵。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找笋挖笋的过程中都获得了极大的喜悦,我想这就是大自然给我们最好的馈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