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一段感触良多。
被王阳明传奇的一生,所吸引,更被他创建的“心学”折服,并被理念打动。
人如何面对险恶的外部环境,如何使自己不受伤,如何克服自己浮躁的心态?
王阳明大半生无论是对理想,还是生活从未绝望过。
在明朝朱厚照做皇帝,太监刘谨权倾一时,王阳明上疏得罪这位权臣,受刑杖被投入锦衣卫大牢中,后贬到贵州龙场驿站。在毒虫、猛兽、异族、瘴气盘据,随时会丢了性命的龙场,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心学出世。
王阳明的心学宗旨,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成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
“致良知”,就是你自己的行为准则,你的意念所到这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识错误,依循良知去做,就能善存除恶。
随心做事,心里有良知。
如知道孝顺父母是对的,就去做孝顺的事,父母生病了去照顾他们,平时对他们关心呵护,让父母心安,不为子女的事操心。
本书作者席举了张学良个例子,如日本准备进攻时,张学良当年在东北有百万东北军,他魂飞魄散。多年以后,在他的口述实录中说,他第一感觉是,不能撤,因为东北有那么多老百姓,如果撤了,就是把家乡父老送进火炕,但他没有遵从第一感觉(即良知),因为他有很多的私欲,他想到一旦失败,他的家底就全没了,他在蒋介石那里腰杆子就不硬了,最终他做出违背良知的决定,不做任何抵抗,撤出关内。
良知,是行为的准则,每个人心里都有良知,都住着一位贤人,人人都有圣贤的因子,所以人人平等,没有谁支配谁,自己做自己主人,顺应良知做事。
然而,私欲如同心灵镜子上的灰尘,追逐名利,失去本心,要时常将灰尘擦拭去,心归于平静,静才能让你找回本心。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要去行动,如知道要孝顺父母,那你就去做,光想,不做,就是空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