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来自中国的苦力在内华达州的矿山里淘金,修筑横穿美国的中央太平洋铁路。西进运动为美国拓展了广袤的疆土,这些中国苦力是美国西部最早的开拓者。
然而,他们在当时被视为异类,被当地人排斥,只能集中居住在一个个简陋的木板房里,形成了后来的唐人街。后来,随着《排华法案》通过,华工们在夹缝中开始了更为艰难的生存。
这是从肉体到精神的轻蔑,伴随他们劳苦一生,一直到走进坟墓那天——其实,他们没有墓园,只是被草草掩埋荒野之中。
如果不是一个叫拉里·德利维的老人,恐怕很少会有人知道,在拉夫洛克的孤山墓园外的荒草下面,还散埋着一些当年华人苦力的遗骨。现在,由于拉里的努力,它已经变成一个小小的墓园,虽然简陋,但那些永远无法回到故乡的亡魂终究有了一块安息之地。
“我刚到拉夫洛克时,并不知道这里有个中国人的墓,我是在和住在养老院里的弗兰克·张交谈中,才得知此事。”
弗兰克是早年中国苦力的后代,也是小镇上唯一的华人后裔。他参加过二战,曾在南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与日军浴血厮杀。他和从加州来到拉夫洛克的拉里一见如故,拉里正是从他那里了解到早年华人在当地的历史。
2004年,86岁的弗兰克离开人世。从此,小镇再也没有华裔居民。
去世前,他把一些自己珍藏的中国旧瓷器赠送给拉里,希望他好好保护。拉里明白,弗兰克是想让这些不会说话的瓷器告诉后人,中国人曾经在这块土地上劳作过,贡献过,痛苦过,繁衍过。
拉夫洛克是个居民不足2000人的小镇,民风淳朴,但工作机会并不多。小镇附近有一座监狱,著名的前美式橄榄球明星O·J·辛普森就被关押在那里。
对于小镇来说,拉里也是个外来户,他买下两家汽车旅馆,还兼营出租业,为人低调。起初,小镇上的人们对他并不熟悉,后来因为他热心于维护中国人墓园,才对他渐渐有所了解。
拉里刚到镇上时,华人墓地实际上只是一小片乱葬岗,没有围栏,杂草丛生,看上去满目凄凉。那些埋在地下的尸骨,只是没有栖所的异乡孤魂。
他们活着的时候,毕竟为美国修筑过铁路。想到这些,拉里就不忍心看着他们如此冷寂地长眠在荒野中。
因为以前我在玛丽维尔给中国人做过祭祀用的炉台,于是,我就去问县里的墓园管理部门,问他们,我可不可以清理这里的中国人墓地。”
那些散落在荒草中的墓碑大多是简陋的石头,或是斑驳的金属十字架,还有发霉开裂的木桩。它们就这样立在莫哈维沙漠的荒野里,经受着风雨霜雪的侵蚀,百年孤寂,无人理会。
而在他们的旁边,当地人的孤山墓园里,大理石墓碑上都镌刻有逝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也能看到后人敬献的花束。
应该为这些客死异乡的中国人做些什么,拉里的想法就这么简单。
很快,潘兴县同意了拉里的计划。于是,他请来工人,帮他清理了荒草和瓦砾,并且在四周围起栅栏,并且在入口处树立了一个简单的标牌,上写“中国人墓园”。
了解到中国人祭祀祖先时有烧纸钱的习俗,拉里便在每座无名墓前用石砖砌成了烧纸的炉台。
拉里从弗兰克那里知道了清明节,于是,清明扫墓便成了他每年格外重视的节日。他会事先做好墓园的清洁工作,准备好香和纸钱,请来当地的知名人士以及普通居民,按照中国传统习俗敬香,供奉祭品,追思这些葬在这里的中国人。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过去8年里,每到清明前夕,拉里都会在报上登出启事,邀请人们来墓园参加祭奠活动。如果偶尔能有中国人参加,他就会感到特别高兴。
他说,这些墓都没有姓名,他想知道埋在这里的到底是谁。
拉里从未到过中国,但是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兴趣。为了让当地居民了解华工们的历史,他利用自己的车库建了一个小型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一些或旧或新的中国物品,如瓷器、照片等,有的是弗兰克赠送给他的,有的是他从当地古玩店或居民手中购买的。
他说,这些东西未必值钱,但是却是早年那段历史的见证。当年为给修建80号公路让路,小镇上的旧唐人街遗迹早已荡然无存。因此,这些遗留物就显得很珍贵。
为了不忘记好友的嘱托,他将这座小小的博物馆取名为“弗兰克·张纪念博物馆”。
如今,有不少人都知道,在拉夫洛克有这样一个博物馆。“路边美国”网站将其评定为“别有味道的路边观光点”,游客指南上这样写道:“弗兰克·张纪念博物馆收藏了一些人工制品,以表达对当年淘金者和铁路修筑者的敬意。”
尽管有些当地人起初对拉里的行为并不理解,认为他有些“古怪、反常”,但是,拉里依旧坚持自己的理念,他认为,早期华工的贡献已经成为拉夫洛克,乃至美国西部历史的一部分。
拉里的执着渐渐感动了小镇居民。2006年,小镇决定采纳了中国“情人锁”的习俗,这个习俗正好与拉夫洛克(Lovelock)的名字相符。现在,在小镇法庭后面的情人锁广场上,已经有900多把情人锁,象征着人们对爱情永恒的美好希望。
2015年5月,为纪念华工参与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150周年,美国格律文化传媒集团与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探寻华工历史足迹的人文纪录片《金山梦——寻找道钉记忆》。拉里参与了该片的拍摄,并且参加了首映礼。之后,他把该片的几份拷贝分别赠送给拉夫洛克当地图书馆、商会和其它一些机构。
如今,75岁的拉里已经悉心守护这座中国人墓园十几年了。他认为,应该承认中国人的贡献,对这个国家来说,他们的贡献和任何其他人一样重要。
他说:“请放心,我将用余生守护好这些中国人的墓,直到我与他们相伴而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