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成今天日更1500的任务,敲出很多个开头,又一一删去。
最后,写上那个题目。
我为什么读《史记》?
因为一个挑战,陈老师在寻找经典背诵整理的老师,我报名了。因为我确实对哪一本都不是,我就决定参加,不管是哪一本。
后来,只剩下两部书没人选,我就选了《史记》。
选它,不是从难和易的角度。如果是从难易的角度,我就应该先比较再做决定。可是我是一下子就决定了。
那我是从哪个角度来选的呢?模糊中应该包含两个标准:一是兴趣。对于历史,我是一直想读但是没时间读的,现在也好,逼自己一定得读,等于是创造机会让我用心读史记,我怎么能错过呢?
二是有用。有知道,读历史,可以了解很多,更可以学到很多。我是不可能放弃这样的学习机会的。
我还真没考虑难度的问题。
我想,只要想做一件事,用尽全力去做,总是可以做好的。
我海读海看,首先是挑书,最终买回由岳麓书社,韩兆琦评注的三本装的,还有中华书局出版的10本装的。
说实话,半个月过去了,我还没好好研读他们。
我在用手机,文言与白话对照着读,我还看王立群教授的百家讲坛稿史记,看视频台湾吕世浩讲的史记。
可就是还没好好研读原著。
但就算这样,我对史记也有了一个立体的印象。
史记,纪传体,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来创作,这是司马迁的独创,有别于之前的编年体和国别体。这样写的好处是故事性,表现人物的完整性与丰满性。
史记,是司马迁在一种很特殊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他虽有至于写史记,虽是为了完成老父的遗愿,但如果他没经历过那样非人可以忍受的挫折,也许,史记的价值就没有那样高。
毕竟,用血与泪,用挫折与屈辱浸淫的文字是与众不同的。
因为只是一目十行地看,对故事没有全部了解,对人物的分析,也只是最浅层次的。但由一个又一个人物的轮廓,还是可以受到启发的。
比如,周公,武王在世时,满心只想着辅佐武王。武王死,成王立,成王小,周公就帮您辅政。虽遭受很多的猜疑与中伤也无怨无悔。成王有病,就祈祷,希望自己能代替成王。他所做的这一切不是为了作秀,而是因为真心实意地这样想,所以他做了,但没有宣扬。我估计当时的他,心里估计只装着事,怎么让成王的病好起来,怎么让整个国家好起来。是没有时间想到自己的得与失,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名声或前途的。
又比如,公孙弘,四十岁才读书,只一部《春秋》就助他成为屹立不倒的宰相,这实在是个奇迹。但也说明,读书,如果不能与做事,与治世在一起,这样的读书便没有用。
在汉武帝时期,有许多宰相,可是,真正能够善终的只有公孙弘一个,他的宰相是当到死在职位上的。
王立群在分析时有这样的话,很有意思。他说,有这么几种人,一种是只琢磨事,不琢磨人,这种人一般做事情的,一种是只琢磨人不琢磨事的,还有一种是既琢磨事又琢磨人。这种人最吃香。
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单位,最吃香的就是那些既会琢磨事,也会琢磨人的。第二吃香的是那些不会做事但会琢磨人的。最不吃香的是那些只懂做事,不懂琢磨人的。因为你做的事,别人未必看得见呀!
但是,我又想,在现在这个社会,真要有很强的生存能力,真才实学,特别是一技之长,更为重要。因为现在不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时代,这是个百花可以齐放,百鸟可以争鸣的时代,是个只要是金子就有机会发光的时代。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这个社会,如果你平庸,如果你碌碌无为,只有一个原因:你真的不够努力!
读《史记》,大概要用一年的时间,甚至可以更多。
我读史记,如果读得够深入,也许可以衍生出许多的产品。
就让我把《史记》读到烂透吧!
网友评论